2)第六百二十二章 准备分迁大族,愧为汉家读书人_穿越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士子对他这个皇帝很崇敬的。

  再加上,朱由校前些日子的一番训斥,又让江南的士子们很受启发。

  所以,士子们也就对皇帝陛下更加崇敬,甚至不少已引以为师。

  包括像黄宗羲、陆符这样大族出身的一些士子,他们不是笨蛋,在经朱由校点化后,也明白皇帝的善意,而因此此心存感激。

  这些士子也就都不约而同地来恭送他们的皇帝陛下离开南京。

  不过,朱由校自己倒是没想到,他这些日子既准其进言又直接铁血镇压的操作,让江南的士子们倒是意外的比之前齐心了些,而因此都来恭送皇帝陛下。

  “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

  这些士子此时齐声喊了起来。

  为首的黄宗羲和顾炎武等士子更是走到最前面来道:“我们让陛下失望了,我等愧为汉家读书人!请陛下放心,学生等此生绝不会将屠刀指向自己的同胞!除非有同胞要做汉贼,分裂我汉家疆土!”

  朱由校因此颇感欣慰地笑了起来,且道:“很好!就该这样,皆承一条血脉,何必水火不容!”

  “陛下,这是学生这些日子,奉圣谕,按白话文写的如何限民之权利一书,还请陛下御览,赐教臣不足之处!”

  在朱由校说后没多久,黄宗羲这里则奉出一本书,双手托着,举过头顶,朝朱由校弯腰,大声喊了起来。

  “陛下,这是臣按白话文写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之部分文稿,也请陛下审阅!”

  顾炎武这时候也献起书来。

  朱由校听后便道:“既然是用白话文写的,也算是在响应朝廷的号召,拿来吧,若写的好,朝廷帮他们扬名。”

  因此,便有内臣接下来将这两书都拿到了朱由校面前来。

  ……

  黄宗羲和顾炎武见此自然都是心情愉悦的。

  他们算是第一批响应朝廷号召开始写白话文体的政论文章的人。

  而这对于整个大明文化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个好的开始。

  毕竟这意味着白话文真的不再只是出现于市井小说上,严肃的政论文章也开始用白话文。

  汉人的士大夫们总算又向亲**民阶层、成为人民文学家的方向又迈了一步。

  “顾公,学生可否看看您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初稿,让学生也可多知道一些学生自己没想到的真知灼见?”

  黄宗羲现在还没做官,而顾炎武已经挂了新设的资政院学士官职。

  资政院是内阁下辖机构,为国策研究机构,不具备实权,只是给内阁大臣提供建议和进行相应政策研究,而使内阁大臣能在御前廷议上提出更好的建议。

  而这里,因为顾炎武做了官,所以,黄宗羲也就称他为公,而自称学生。

  顾炎武听后,笑着回道:“等我写完后再说吧,你的限民之书,也给我看看,如何?”

  “那到时候就请顾公斧正。”

  黄宗羲回了一句。

  两人就这么一边聊着一边并肩往城里走去。

  历史上,顾炎武被东林复社士子视为怪人,而顾炎武自己也不喜欢士风浇漓、四处搞讲学、游于权贵之间,且好结社聚势、并不怎么认真做学问做调查的东林复社士子。

  这一世也一样,他宁愿陪着毕自严这个罢官回乡的老辅臣走街串户的做经济调查,甚至自献田产试验职工持股的官办产业,也不愿意去各处讲学,和皇亲贵胄接触,乃至参与朝堂国本之争,且对三五一群、动辄就要改天换地的自由派士子也没有接触的兴趣,甚至还常登文批评其不务实。

  但因为皇帝朱由校的一番话,他也意识到,同为汉人,即便看不上,也不能太鄙夷,太没胸襟,而不肯交流,也就愿意搭理起黄宗羲这些人来,何况黄宗羲等也愿意推广白话文,更让他有了和黄宗羲等一起推动文学改革的想法。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