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明发御旨命上洛_江户旅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闻听切支丹教禁解除,孝明天皇心神大动,原本对于德川幕府坚定的支持态度,终于出现了一丝丝松懈。

  为什么要解除教禁呢?

  切支丹南蛮异教,与自神武天皇以来,万世一系的地上神国之体系完全不同。甚至多有违逆作反之处,怎么可以容许切支丹教传播。

  于是作为侍从的三条实美展开了一轮积极的旁敲侧击,孝明天皇大为动摇。加上许多诸侯也确实表示对此事的关切,舆论上的巨大波动,最终令孝明天皇下定了决心。

  御旨令将军德川忠正,上洛会商攘夷大事!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距离德川将军上一次上洛,已经有超过一百五十年的时间了。原本德川幕府的前三代将军,也就是德川家康、德川秀忠、德川家光,都是亲自前往京都,接受的将军宣下。再后面的将军,往往就稳居江户城,等待朝廷的敕使过来宣下了。

  说得再深一点,就是咱们以前说过的,天下承平已久,幕府的统治已经稳定,不需要你一个式微的朝廷,进行所谓的权力背书。

  既所谓的从借西风,到东风开始压西风!

  位于京都的天皇和公卿就是西风,位于江户的德川幕府,自然就是东风。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时,就已经非常直接的要求天皇到江户来巡幸。实质上便是要求,天皇像一般的诸侯武士一般,到江户来“朝拜”德川将军。

  虽然最后没有成行,可是关白却被天皇打发到了江户,在臣子的位置上,向德川家光恭恭敬敬的行礼了。

  次后东风西风,虽然没有在明面上继续公开的斗争,也保持着一定的克制。但是实际上明争暗斗就一直没有停歇下来。包括六代家宣公为自己的夫人天英院近卫熙子所修筑的彩门,被八代吉宗公直接拆除等事件,一再发生。

  不过双方也算是有个共识,天皇不逼迫将军上洛,将军则不邀请天皇巡幸。大家就在自己的老巢,互相喷口水,用文斗。

  毕竟打赢了进去赔钱,打输了躺倒住院,古人也懂这个道理。

  如今孝明天皇诏令忠右卫门上洛,实质上就是打破了这一默认的惯例,事实上摧毁了某种微妙的平衡。

  很好!

  如果是别的将军,包括历史上的德川家茂,就会感觉这个事情非常的棘手。一旦应命去往京都,那么德川将军只是这个日本的老二的事实,就将被再次搬到台面上,公之于众。

  有些事情,只要没有说破,没有被戳穿。那么就算是天下人都已经知道的,仍旧可以当做没有这回事。例子很多,咱们就不特意去举了是吧。

  很可惜的是,其他的将军忧虑这个事情会削弱德川幕府的统治,动摇幕府的权威,忠右卫门却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

  但我还是不去!

  先和京都方面扯皮,让德川庆保和孝明天皇好好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