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6 莫问前程 (二合一)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像沈修撰这样,放弃京师的前途似锦,前往山东治理黄河之患。”

  “治水必躬亲,献策之功,远远无法跟行动相比拟!”

  无论徐珵再怎么功利,他骨子里面依旧是个士大夫文人,否则也就不会在夺门之变成功后,嫌弃当初的盟友石亨跟曹吉祥了,不愿与他们沆瀣一气。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徐有贞,是认为自己代表着正义,想掌权之后干出一番大事业,与真正的祸国奸佞有本质上区别。

  相比较自己的献策,沈忆宸的实际行动才更令人倾佩。而且就算是论功行赏,献策也不可能足足提升一级翰林品阶,徐珵并非不明事理之人。

  恰恰是因为很清楚,所以他才由衷倾佩沈忆宸。

  “都是为了苍生万民,何必把功劳分的那么清楚,晚辈只求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沈忆宸最后这八个字,除了是给自己说之外,更多还是想让徐珵听进去。

  贪图功利的心态人人有之,却不能让自己迷失在其中,很多时候应该适当的放弃得失之心,才不会走向歧途。

  “好一个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沈修撰之高义,令在下敬佩不已!”

  徐珵脸上表情有些触动,至于是否真的听了进去,可能就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又客套了几句话后,徐珵就拱手告别,让沈忆宸进入廊房收拾东西。等下一次再相会的时候,就不知道现在的徐珵,还会不会变成历史上的徐有贞。

  整理好私人物件跟重要的《寰宇通志》底稿,沈忆宸环顾四周,看着自己待了几个月的东阁廊房,心中略有些感慨。

  本以为这里是自己执掌权利巅峰的起点,却没想到命运开了个玩笑,这么快就要离开了。

  不过沈忆宸心中并无任何后悔之情,明末文官集团为何会烂成那个样子,完全放弃了心中理想跟圣人言行。用后世的话语形容,就是他们与人民群众脱节太远了!

  没有任何地方官从政经验,居庙堂之高只会抱着腐朽理学言论夸夸其谈,眼中彻底没有了民间疾苦。

  就算把大明给斗亡国了,无非就是剃个头换身官服,还能高高在上当自己的文人清流。

  只可惜满洲铁骑不吃这一套,彻底戳穿了所谓清流的假面具,屠刀之下再也无人敢言什么文人风骨了。

  如若有一日自己能权倾朝野,至少外官入中枢这条途径得想办法打通,否则全无地方从政经验,单靠圣贤书教诲能出几个张居正?

  终明一朝八十七任内阁首辅,大多还不是碌碌无为之辈!

  收好心中感慨,沈忆宸提起包袱,就走出自己的值班廊房。

  只是当他跨过门槛,却看见长廊中站着一名绯袍官员,他就是执掌东阁的阁臣高穀。

  见到高穀出现,沈忆宸心中有些泛起嘀咕,该不会是大常朝上疏的逾矩,他还记恨至今吧。趁着自己走人之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