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七章 饭桶_活色生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阳笑:“富国强民啊,简单的很,只要南理多出几个天才,就成了。(更新最快读看看)”

  司马大人当即翻脸,险险就要拍桌子喝骂,幸亏刘太守手快,伸臂拦住了他。

  宋阳假装没看到,慢声慢语地继续向下说:“天才是什么样的人?古时有人制造了铁犁,让农家事半功倍;有人想到了马镫,让骑兵驰骋疆场;有人发明了锯子,让工家得以精工细做。这些人都统统是天才。能以一己之力改变天下,让生产变得简单高效、让兵马变得强壮可怕,这样的人就是天才,南理要是多出些天才,又何愁不兴旺…可是天才从何而来?”

  “单以铁匠而论吧,一千个好匠人在做活的时候,至少会有一百个人会花费心思,追求省力、高效且不失精巧的办法;一百个这样的办法里,也许有十个是可行的;十个可行的法子可以互相弥补、彼此融合,最后精炼出的,或许就是当年的马镫、铁犁。我说的数字比例不用计较,只消明白道理就好:天才不是从土里长出来的,而是由人才而来。只有人才足够多,才有望‘催生’出天才。想要天才,非得有大把人才不可…人才又是什么?”

  “或文韬、或武略、或冶炼、或药石、或星卜…诸多学科中至少精通一样,能发挥所长为国效力,才算得人才。人才又从何而来?”

  “人才自百姓中来。现在南理百姓中,十人中一人识字;十个识字之人中一人有幸得到专门培养;十个得到专业培养的人里或能出一位人才。不过,若是国内百姓人人识字、人人懂得数术、人人都有机会读得到、看得懂先贤著述,那我南理会出多少人才?”

  宋阳忽然把话锋一转:“天地奥妙无穷无尽,宋阳有幸悟出其一:质变是由量变而来。这便是天大的道理了!读书的人多了,才会有人才不停涌现;人才多了,方有望现出天才。我说的读书,不单是经纶文章,而是文、武、军、医等诸科学问,综合教育。”

  司马大人脸上的怒气不知何时已经消散无形,换而皱眉凝思,特别在听到‘质变是由量变而来’的说法后,目光明显亮了起来。

  而宋阳的声音不停:“想要富国强民、想要杰出天才、想要无数人才?唯有一个办法:办学、开启民智。由朝廷兴办学堂,变私塾为公学。”

  说到这里,宋阳突然收声,沉默了片刻后伸手向台上诸多城吏一一指点,出口不敬:“如今南理,指不上你、指不上你、指不上你,”说着,又伸手指向台下:“指望不上你们、也指望不上我!所有大人、成人统统指望不上!人人都为稻粱谋,即便学堂免费,你们谁还有那份精力、那份心思去读书?何况心智成形,再去读书也未见得会有什么效果。(请记住读看看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