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俞敏_洪武年间小神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的制度夸上了天。

  朱元璋更疑惑了,什么时候李存义转性了?竟然夸起了陈松!那天都将陈松打成“胡党”了,这才过去多长时间,就改变心思了?

  朱元璋不动声色,问道:“你说此法好,那你说说,哪里好,为什么好!”

  事出无常必有妖,朱元璋可不认为李存义真的转了性子。

  李存义的嘴皮子功夫还是很厉害的,一顿高谈阔论,引经据典,不断的吹捧着陈松。

  李善长就像泥塑菩萨一样,眼观鼻,默不作声。

  “陛下,臣觉得,应当尽快实行陈松之法。”

  李存义高呼一声,一副为国为民的样子。

  朱元璋捋着下巴上的胡子,饶有兴趣的看着李存义。

  “其他人还有没有别的意见?”朱元璋问道。

  李存义都表态了,虽然李善长没有站出来,但这事肯定有李善长一份,那些以李善长为主的官员,又怎么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

  朝堂上几乎没有一个反对声音出现,除过有些有责任心的官员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之外,剩下的几乎都同意李存义的说法。

  见没有人再反对,朱元璋也没再说什么,当朝就让中书舍人起草圣旨,将这事确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时间,朱元璋就攻略西南之事和朝臣展开了谈论。

  ……

  两天后,朱元璋的奏折传到了金山县。

  位于金山县县南的市舶司衙门的大门外,宣旨官员手持圣旨,大声的朗读着。

  香案上的烟火袅袅,陈松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

  读完圣旨,宣旨官员笑呵呵的将圣旨交给了陈松,说了一些吉祥话。

  陈松笑着对付几句,让人将宣旨官员安排了下去。

  看着手中的圣旨,陈松长出一口气,“制度定下来了,人选也要定下来。

  圣旨上说,再过几天配套官员就会就位,希望来的官员都是一些干吏吧。”

  ……

  放好圣旨,陈松带着郑大胜去了码头。

  市舶司的事情已经接近尾声,各项工程已经差不多结束,工部和户部的那些人都被调回了应天府,在市舶司配套的官员没来之前,陈松就是个光杆。

  今天是那十艘战船到来的日子,作为市舶司提举,陈松不得不去迎接。

  按照朱元璋的规划,这十艘战船会留在这里,如果市舶司的规模扩大,那么就会和金山县千户所合并,组建金山卫。

  目前,这十艘战船暂听陈松安排。

  战船缓缓靠岸,十艘战船依次停靠在码头。

  上面的士兵鱼贯而下,在码头上排列着整齐的队列。

  这些士兵大都出自巢湖水师,是朱元璋压箱底的宝贝。

  这些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朝着陈松走来,为首的是一个年近四十的黑脸大汉,看上去精悍异常,是一员猛将。

  行至陈松面前,大汉拱手行礼,声如洪钟,道:“原泉州卫百户官俞敏,见过大人。”

  “俞敏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