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 群英荟萃_诸天:从埋葬大清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腹了,心中十分看重。

  李西华文武兼资,忠义豪爽,现在只是缺些历练,好生培养一下,就是下一个陈近南。

  这样的人才,放眼江湖,可是不多见的,遇上了,肯定要想办法招揽,这比一般的武林高手,可强多了。

  而且此人对明朝没有任何眷恋,等以后赶走了鞑子,涉及到郑家和朱家正统之争的时候,就非常可靠。

  李原心中感慨,在江湖上混,有个好名声果然很重要,比如陈近南,走到哪里都受人敬重。

  再如宋江,许多好汉听到他名字纳头便拜。

  自己如今一举成名天下知,名头可比宋江响亮多了,如今也看到好处了,李西华也差不多是纳头便拜。

  要不然的话,单凭一个延平世子的身份,想要收服对方,可没那么容易。

  李原当下略带考较的问计:“鞑子内乱,天下群雄并起。汉军之中,我台湾是一方,吴三桂是一方,耿精忠,尚可喜等也是一方诸侯,李兄以为天下形势如何?”

  李西华笑道:“所谓连弱抗强,远交近攻。目前鞑子仍然势大,咱们可暂时和吴三桂齐头并进,切不可彼此交攻,让鞑子缓过气来。”

  李原不动声色,但群豪多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吴三桂可比鞑子可恨多了,有机会自然先灭吴三桂,然后再大举北伐。

  此时听李西华竟然有联合吴三桂的意思,顿时一个个目露不悦。

  冯锡范本就不满世子对一个年纪轻轻的后生如此看重,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哼道:“吴三桂是臭名昭著的大汉奸,我等若与其同流合污,岂不受天下人唾骂?”

  李西华淡淡道:“彼此不交攻,不意味着同流合污,只是各有目标而已。

  至于汉奸,三藩都是大汉奸,可一个个的铲除。

  耿精忠镇福建,和国姓爷多番交兵,自然要第一个除掉。

  尚可喜镇广东,广东民丰物足,要抢在吴三桂之前拿下。

  有了这两省之地,扎下跟来,倚做根基,可大肆招兵买马,再取江西、两湖、江浙,席卷整个南方。把鞑子彻底赶过长江之后,以水师锁之,再挥师平灭吴三桂,则南方半壁江山定矣。”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觉厉。

  让他们斗狠杀人,一个个都很在行,但分析天下大势,定战略决策,则顿时抓瞎了。

  李原暗暗点头,李西华所说的,和自己想的不谋而合,也是台湾近期的战略决策,此人的确是个人才。

  李西华又道:“反之,吴三桂实力强大,如果第一时间攻灭他,彼此两败俱伤,不但鞑子做梦都要笑醒,只怕其余的野心家也要趁火打劫了。”

  李原抚掌道:“李兄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所说皆精辟之论。我得李兄,如高祖得子房也!”

  这句话隐喻可深了,汉高祖乃是开国皇帝,李原却是大明臣子,自比高祖,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不过徐天川等人都是大老粗,勉强认的几个字,又哪里听得出来这里面的含义?

  冯锡范毕竟是了解一点历史的,他是听出来了,不过心中只有高兴。

  心想世子爷将来做了皇帝,自己也能捞一个国丈当当,荣华富贵那是跑不了的。

  李西华自然听出了言外之意,心中顿时一喜。

  他爹李岩就是埋葬大明的人之一,他对大明可没有半点忠心。

  世子爷有高祖之志,又礼贤下士,自己跟对了明主,一身本事大有用武之地。

  他谦虚道:“世子过奖了,不过是书生之见,纸上谈兵,如何能和留候相比?”

  两人对视一眼,哈哈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门外踏踏脚步声再起,又有一群人走进了院子。

  众人都是皱眉,心想今晚还真是邪门了,怎么这么多人跑这里来躲雨?

  李西华笑道:“附近二三十里都没有小镇。我在路上看到无数脚印进山,想必里面有避雨的地方,就是循着这脚印找来。”

  众人恍然,吴应熊一伙人,是循着自己等人脚印,这群人则是顺着吴应熊等人脚印找来。

  片刻之后,大厅门口走来一行淋的湿透的人。

  吴应熊一见到这群人,豁然起身,冷笑道:“好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你们找上门来送死,果真是天要亡你们。”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