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38章 辅弼(卅五)货币霸权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使用之外,很是将这些铜矿用于铸造铜钱——不要误会,不是铸造万历通宝,这个是犯法的——高务实铸造的是专门用于日本市场的永乐通宝。你没看错,就是成祖朱棣时期的永乐通宝。

  为什么永乐通宝会是专门为日本市场准备的呢?这个还真值得稍微讲古一下,因为永乐通宝这个问题其实还不光与日本有关,其与南疆、南洋甚至印度、波斯地区都有一定关系——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日本。

  永乐通宝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了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改元永乐之后铸造的年号钱。《明会典》记载,朱棣于永乐六年(1408)在京师南京铸造永乐通宝钱,永乐九年又派官员去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四省铸造。但是《明史·食货志》中却只记载了“九年铸永乐钱”,而漏记了永乐六年在京师铸钱的事。

  朱棣于永乐六年在京师铸钱,三年后又于永乐九年在位于东南沿海的四省铸钱,这看似极为平常的一件事,实际上背后却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和背景。这是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八月正式禁用铜钱之后,大明朝廷首次开禁铸钱。

  众所周知,朱棣在绝大多数政治安排上都尽力按照父亲的遗命来执行而无视朱允炆的改革,因为这可以为他的“正统性”加分。那么,为什么在铸钱这件事上他却要违背父亲的禁令呢?

  其实也正是因为“合法性”。正因为他对“合法性”不足的担忧极大,所以才想通过正式铸造一枚他的年号钱,来抹去他篡位者的嫌疑,并以此向世人昭示他的皇位继承既正统又合法。

  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不过是铸造一枚年号钱,真的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吗?

  钱币,特别是年号钱,是不同于一般物品的,在中国古代具有非常强的政治寓意。因此,每当新的王朝建立,或者是新的皇帝即位,甚至是改元换年号,往往都要铸造一种新的钱币。因为只有这样才具有新旧更替、改朝换代的象征性意义,才能昭示其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而朱棣正是因为明白这层意义,才会宁肯违背朱元璋的祖训,也要打破禁钱令,铸造他的年号钱。

  结合两件事,可以看出这件事的重大。一件是靖难之役成功之后,朱棣直接将朱允炆的年号“建文”给废弃了,并将以建文为年号的四年全部换成了洪武年号。

  因此,洪武年号本来只有三十一年,最后却变成了三十五年。这样就表示朱棣的“永乐”年号是直接继承自朱元璋的“洪武”年号。洪武年号铸造了洪武通宝,中间的建文年号没有铸钱,因此他铸造永乐通宝就可以向世人昭示,他朱棣才是洪武皇帝的合法继承人。

  朱棣铸造年号钱永乐通宝,表面上看虽然打破了朱元璋的禁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