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26章 辅弼(廿三)利益捆绑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疆)、七河、瓦剌三地形成生产互补的经济循环,而由于朝廷控制的西域(包括伊犁河谷)肯定会成为手工业、工业生产基地,以及事实上的“消费市场主体”,所以西域尤其是伊犁河谷必然成为这一大片地区的经济中心。

  这个经济中心的意义并不只是赚钱,而是把周边的七河、瓦剌全部拉进生产、消费大循环体系之中,让鄂尔多斯部的七河地区、土默特的瓦剌地区都要依靠它的存在而存在。一旦伊犁河谷出了什么问题,那么七河地区和瓦剌地区也一定会跟着倒霉,因为经济循环运转不灵了。

  如此一来,无论将来七河地区和瓦剌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具体是何人,他们都不得不仰赖大明朝廷任命的西域疆臣,自发自觉地维护大明朝廷在西域——不对,是在整个中亚地区的利益。

  因为,维护大明的利益实际上就是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

  什么叫利益捆绑?这就是利益捆绑。当形成了经济循环圈,在这个圈层体系中位于核心的伊犁地区就天然享有各种特权,包括天然享有各方“进献”,天然享有各方“保护”……天然享有各种众星捧月的特殊地位。

  无论是土默特还是鄂尔多斯,这两部的蒙古统治者都会在将来具体感受到这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但他们只能顺从,因为当他们感受到的时候,他们已经离不开伊犁、离不开大明朝廷的“加入经济循环特许状”了。

  作为穿越者,如果只会搞点火枪技术提升,那未免流于下层,像这样利用经济循环体系将不便或者不愿强制征服的力量纳入治下,让其依赖、让其无法背叛,这才称得上战略。

  也许有人会怀疑,如果某一天,瓦剌、七河地区的蒙古统治者脑抽,发兵攻打伊犁会怎样?难道他们就不能直接把伊犁给端了吗?

  看起来能,实际不能。

  高务实一开始就给伊犁设立了一个甲种军,而伊犁河谷的特殊环境又使得它极其易守难攻。在如此形势下,就算两地蒙古人发了疯,也不大可能打败武器装备、战术战法都占据优势的伊犁第一军。这是军事层面。

  经济层面,伊犁彼时的地位来自于生产力,这些生产力主要是指工业、手工业加工能力。毫无疑问,这都不是现阶段蒙古人擅长的事,所以伊犁的核心能力来自于汉民的生产技能。假设真的出现七河、瓦剌叛变这种情况,考虑到伊犁河谷的防守优势,即便伊犁河谷真的遭受重大威胁,也必不可能是突然失陷。

  那么,这就有时间转移“技术骨干”了。只要把当地工厂、作坊的技术工匠快速转移,伊犁河谷就算真丢了,那也只是丢了一处产粮地,而对七河、瓦剌的蒙古人来说,这却反而成了自掘坟墓——经济循环被打破,整个运转体系瞬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