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83章 剑指东瀛(圩一)挫敌锋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艺还是战阵经验都不错。

  二人互斗十数回合不分胜负,但此时从两军整体实力而言,明军却凸显出了装备优势——这支宣大明军作为高务实的嫡系,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披甲率达到了100%,导致明军士兵可以不畏日军很多非致命攻击,不久便占据上风,然后发动了反突击。

  明军在被接近之后临时应战,居然很快能打出反突击,这使得日军完全措手不及。双方交战时间虽然事实上并不长,但日军已经苦战难支。野村佑直见状,知道再战下去势必完败,只好含恨败退。

  另一边,井上之房听见别动队已与明军交战,当即下令向明军阵地进击,再逢火炮持续在日军阵中砸下一颗颗铁弹。此时日军发现,明军火炮的弹丸没有发生弹跳则还好一点,但凡那些实心弹丸发生弹跳,那就必将带来一连串的伤亡。

  井上之房严令不得后退,拼死向前,无奈明军火力实在太盛,井上之房难以前进。两军步兵倒是再次形成对射之势,但在明军火炮压制之下,日军铁炮射程难以有效射杀“满着甲率”的明军。

  而日军虽尽力在避开炮弹,仍死伤不少,再加上己方不仅着甲率比不上明军,连甲胄质量也没得比,这就更加伤亡惨重了。

  这就应了高务实一直以来坚持的观点之一:战争打的就是钱,而钱要想花起来有更好的效果,那就需要科技领先——明军的甲胄优势其实如果让高务实自己亲自来看,他会觉得并不特别大,因为这支明军本是骑兵下马作战,他们身上穿的是骑兵罩甲。

  这玩意其实比不上专门为步兵打造的战甲,基本只能护住上半身不说,厚度也因为考虑到马匹载重而比步兵甲要薄。

  然而,相比于日军而言,这样的罩甲已经很难对付了——别以为普通日军士兵手里拿的都是后世很多人吹嘘的所谓“日本刀”,很多人的武器实际上不过是铁头竹矛这个档次的玩意儿。

  多说一句,早年间刚刚投靠高务实的许多广西狼兵也曾用过很长时间的铁头竹矛,但他们的铁头竹矛实际上远比绝大多数日军的要精良。

  原因也不复杂,其一是他们竹矛的“铁头”——也就是矛尖——是京华供货的,质量上层,破甲能力相当可观;其二他们的竹矛本体因为当地盛产桐油而得到了极佳的强化,如果不能刻意找个十分合适的角度去砍,就算是明军自家制式的雁翎刀都砍不断,只会被滑开或者弹开。

  日本目前除了金银之外,其他资源很是匮乏,因此日军制造竹矛可就远没有如此讲究了,只能选择比较好的竹子——这个他们倒还不缺——粗粗加工就了事。

  这样一来,日军武器不如人,战甲不如人,虽然混战起来之后不必再担心挨炮击,其近战凶悍得到发挥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