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9章 大调动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占了大半个缅北。

  与此同时,刘綎所部还有监视缅甸的职责,其中包括监督缅甸东吁王朝上缴赔款等事。

  虽然此时的东吁王朝被高务实强行拆分,南方的勃固王朝已经独立并被京华掌控,成立了勃固警备军,而东吁王朝本身也被京华实际上军管,但名义上东吁王朝仍然存在,所以刘綎所部依旧是作为震慑力量存在。

  当然,如果单从防卫角度而言,东吁王朝现在根本没有武装力量了,刘綎所部随时可以调离,云南方面只需要匀出镇守缅北的兵力即可。不过,刘綎留在南方是高务实为可能出现的杨应龙作乱准备的,现在调离的话并不是很稳妥。

  “刘綎留在西南,是我担心对察哈尔大战之后西南宵小趁机作乱,当前辽东的局势还不至于非要刘綎北上。况且刘綎及所部久在西南,骤然北调东北,跨越万里,未必合适。”

  吴兑想了想,道:“若是刘綎不便北上,那我还有一个人选:萧如薰。”

  这次还不等高务实开口,梁梦龙便问道:“萧如薰现在是宁夏副总兵,改调辽东副总兵自无不可,但他可没有一万家丁。”

  那是当然,宁夏虽然可以与鄂尔多斯部贸易,但当地经济水平本就不高,鄂尔多斯部的经济水平同样不如土默特,所以宁夏方面的将领并不富裕。而萧如薰这个副总兵还是西北之乱独守一城的大功换来的,时间并不长,自然没有拥兵一万的可能。

  实际上他虽然名为副总兵,手底下的家丁甚至不到两千。这个实力在宁夏镇其实并不差,但如果放去辽东就显然不行,根本镇不住场面——马栋、麻承勋、戚金这三位实学派将领的家丁都比他多。

  盘算至此,高务实忽然想明白一个以前忽视过的问题:原历史上从李成梁去职回京,到他二度镇辽,基本上是正好十年,而这十年之中,辽东总兵官居然换了八个。

  这其中,只有第一个接任李成梁位置的杨绍勋和最后一个马林干了两年,剩下的人基本都只做了一年左右,甚至不到一年。

  这其中杨绍勋能做两年是因为他本就是李成梁的亲信部将,马林能做两年是因为当时辽事已经变得很复杂,可以说情况都比较特殊。

  剩下的人里头,李如松、李如梅兄弟不必说(前几章写到过),尤继先、董一元、王保为什么干不长久?自然是因为李家军不配合,而李家军不配合他们就干不下去,则是因为他们带去的随任家丁压不住李家军。

  这里要注意的是他们三人的任职时间,他们三个的任期算在一起,是从万历二十一年十一月到万历二十五年十二月。

  换句话说,正是李如松在朝鲜作战的期间。再换句话说,就是李家军实力还比较强大的时间段内。

  王保之后就是李如松班师接任,数月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