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感激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惟功就是他们的救星。

  “大家起来,我来看看大家,日后的日子会比现在过的好的多。”

  在往盐池的路上,惟功也是经过大量的棚户区。

  这些棚户都是给建筑工人和未来的盐场工人具住的,一棚接着一棚的紧邻在一起,挖地为基,棚舍一半在地下,虽然出入要弯腰,不过这种屋子倒是保暖性能颇佳。

  每个棚中都发有桌椅,也有碗筷等物,被褥也是新的,惟功手摸一摸,里头的棉花塞的实实的,布质也还不错,虽然是最便宜的松江布,估计也比这些灶户家原本用的麻布要强的多了去了。

  倒是没有锅灶,因为这些棚户都太小了,只能容纳食宿,想开火地方太小,也容易引发火灾。

  现在的方法是每一百户人编在一起,共用一个食堂,每日三餐是到食堂领取,可以在食堂吃,也能领回来一家老小一起享用。

  现在正是饭点,这也是惟功过来,惊动这么多人的原因。

  要是做活的时候,大家就没有什么时间来拜见了,惟功经过的时候,看到这么多大人物陪同,惟功又是年轻的不象话,身上还是一品袍服,这些灶户再没见识,也是知道来的究竟是什么人了。

  所有人都在自己棚户前跪下,还有老人,妇人,儿童。

  不少小孩子被大人训斥着跪下,却是忍不住抬头,眼神之中,也是坦露无疑的好奇之色。

  他们肯定不大明白,这个大哥哥模样的人物,不象以前戏文里看到的大官的样子,怎么大家见到之后,却是如此的敬服。

  “嗯,吃的也不坏。”

  惟功一家家的棚户去看,今日午餐是吃的猪肉,用的大锅炖菜,香气扑鼻,看起来红通通,油汪汪的,一看就食指大开。

  主食则是黄色的小米制成的馒头,也就是黍这种中国先秦时就开始种植的作物。

  当时的北方,主食就是这种作物,虽然有些粗糙,但比起高粱来还是强多了,高粱只有荒年时人才会食用,不然就是酿酒或是喂养牧畜。

  现在还没有到收麦子的时候,惟功预计,两年之后,全辽阳镇覆盖的范围,只要在他的羽翼之下,所有人都将享受到麦收后的欢愉。

  “这都是托总爷的福。”

  一个老者拭泪,灶户比军户更苦,这个老人其实也就五十来岁,但齿牙动摇,腰也弯了下来,整个人如后世八旬老人般的衰老。

  这样的老人,却是恨不得五体投地来感谢眼前的少年郎君。

  一切都是拜惟功所赐,今日得见,自然是感激异常。

  “老人家不必多礼,将来会更好。”

  惟功心中感念至深,从一排排的棚户走过去,安抚众人。

  吃,穿,用,都会更好,数月之后,就会住进标准的小院之中,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老人可有所养,孩童可以快乐成长起来。

  他的眼角也有一些湿润,眼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