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九章 乌三娘的好奇心:皇汉究竟多大?_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归德城外的紧张气氛随着清兵的后退而消散了不少。

  但这些都只是浮云,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上万流民难民一日不得妥当安排,那紧张气氛就一日不会消散。

  这是一个最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能明白的事情。

  虽然将视线转移至他们内部之后,你看着那些孤苦无依的妇孺、老人,饿的嗷嗷乱叫的孩子,真的会觉得他们很可怜很可怜。

  但归德城外四关和村落的百姓乡人却一点也不会这么觉得。

  这段日子他们之间已经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冲突,因为食物、财货,便是人命都出过好多起,双方已经接下了深深的梁子。

  那些本地人都恨不得流民难民能早早的死光光呢。

  尤其是最近几日,随着局势的变化和紧张,难民群最后的一丝希望也几乎破灭,一些人已经不可抑制的变得歇斯底里起来,攻击性暴增。

  归德城郊的村落,还是四关的百姓商户,都深受其害。

  偏偏他们还要克制。

  因为大家都知道局势的变化,叫这群难民灾民已经要‘走投无路’了,如果再被刺激到,那一旦脑子里最后的那根弦儿绷断了,引的群潮而动,闹将起来,归德可不就要大乱了?

  到时候,即便归德的驻军能把闹事儿的难民灾民通通咔嚓了,歇斯底里的灾民难民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也肯定会给归德城外的百姓造成惨痛到极致的损害。那吃亏的还是他们!

  归德本地的衙役每日都会有一部分人来到城外执勤,这些人天天都提心吊胆,因为灾民难民们一旦闹事,最先遭殃的必是他们这些人无疑。

  所以一个个都异常用心,非常警惕。

  看着黑压压的人群,闻着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腥臭味道,每个人都觉得很难忍受,却偏偏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耳朵竖的直直的。

  但叫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局势的扭转竟然来的那么快。

  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前脚才听到赵亮也遇刺了的消息,后脚城头上就敲响了大鼓。

  “咚咚咚……”的声震十里之外。

  然后城门大开,几个当官的稳步走出城门,身后还跟着大批装着馒头饼子等熟食的车马。

  然后那些衙役就跟那些流民难民一样,听到那几个当官的宣布,赵家纺织厂今日就开工。

  “巡抚大人这才刚赶到归德的吧?”

  不知道多少积年老吏感叹了起来,不愧是巡抚大人啊,就是能担当。当然了,赵家也是冒了绝大的风险的,也能道一声了不得。

  欢呼声瞬间就响动了整个归德城。

  所有人都知道,笼罩了归德城数日之久的大危机消散了,那最根本的问题解决了。难民灾难的最大不安分因子被一举斩草除根,挖取个干干净净。

  当欢呼声落下去后,难民群中响起了大片的哭泣声,这是绝望中看到光明之后的喜悦,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