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3章 抵的上一个军!_我的科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需要对待的事情。

  一定要完成!

  必须要完成!

  “是,青鸾保证完成任务!”林婉挺直背脊,面容庄重,举起右手致以军礼,大声回应道。

  “关于安全方面,我会让北方特科全权负责,保护余华同学和你们的安全,青鸾,你认为余华同学对组织持以何种态度?还有,方玉和周远这两位同学与你的关系如何?”刘微举起右手还礼,待安排好关于安全方面的事情,接着询问道。

  北方部直属多个部门,其中特别情报科主要负责安全事务。

  “关系非常好,方玉同学于1935年加入北平四中青年组织,周远同学于1936年加入北平四中青年组织,值得信任,非常可靠。”

  林婉面色郑重,回答道:“我还未正式向余华同学询问过关于组织的情况,余华这个人非常爱国,性格温和,善良,怀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以我对余华的了解来看,他对组织并不排斥,大概率有好感,”

  对组织并不排斥,大概率有好感。——这是她同余华经过数月以来相处过程得出的判断。

  这个判断几乎没有实际依据,完全处于主观状态。

  “那就好,过段时间等到时机成熟,再与余华交流这个问题,余华同学是一名真正的天才,如果可以,尽量争取到他。”

  听到林婉给出的判断,教授刘微心中大致有了底,下达新的指示:“在我看来,余华同学一人,抵得上我抗日红军一个军!”

  七塔式装置无疑是重要的,然而,提出并主导研究这项技术的余华,却更为重要。

  18岁,在清华学报发表文章,提出七塔式装置项目,年纪轻轻的余华,乃是举世罕见的顶级人,这可不是一块被埋没的金子,而是即将冉冉升起照耀世间的骄阳,必将闻名于世界科学界。

  余华,拥有科学大师之姿!

  这种级别的天才,其价值完全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尽量争取余华,这是今天茶馆谈话结束之后存在于刘微内心最深处的期望。

  要知道,对整个组织而言,理学类人才最为紧缺,什么粮食武器之类的东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搞到,但理学类人才真的没法弄,全国大学理学生本就稀少,毕业后选择投奔组织的更是百不存一。

  “一个军?!”

  林婉瞠目结舌,心神受到极其强烈的冲击,完全没想到余华在教授同志心中的价值如此之高。

  列宁在上,这可是整整一个军的编制!

  要不要这么夸张?

  “是的,这并不夸张,他才十八岁,若是以后成长起来……难以想象。”

  刘微感叹道。

  十八岁。

  现如今,已经获得不俗成就的余华,年龄仅为十八岁,还未正式进入一个属于科学家的黄金时期,到了三十岁时,余华又会取得怎样的成果?

  真的难以想象。

  “教授同志,有一件事我认为有必要向您告知,余华未来准备报考国立清华,参加庚款留美学生考试,前往国外深造,学习国外先进知识和科学技术,我们可能无法成功争取到余华,即便争取到了,也留不下他。”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