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28章 新秀_封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孔庙以及劝学署,劝学署是宣抚使府中主管科举教育的官署,川陕两地的教育都归它管辖。

  按照陈庆和朝廷达成的协议,巴蜀的教育办学归国子监管辖,宣抚使府的劝学署只是名义上的主管。

  可实际上,国子监不愿为巴蜀办学掏一文钱,财政收入都在宣抚使府手上,教师的俸禄补贴,学校的维持等等支出都捏在劝学署手上。

  所以才短短两个月,巴蜀各州学校都认清了现实,开始敷衍国子监,而重点讨好劝学署,劝学署的各项建议,他们都当做头等大事去做。

  比如陈庆提出轻经文、重诗策的办学宗旨,这实际上是大宋立国之初的办学宗旨,只不过后来经文占据了主导,导致广泛出现了学生死读经文,不知变通,不明实务的现象,一直受到有识之士的批评。

  陈庆不光提出建议,还落实到了实处,这次京兆科举就摒弃了经文,只考诗、赋和对策三门,这也导致很多偏重于经文的士子望而生畏,不敢来参加科举。

  “在那里!”

  晁清指着远处大喊,只见无数士子纷纷向一座大门走去,三人急匆匆赶到大门前,上面写着三个描金大字,‘劝学署’。

  报名就是在这里,门口早已排了的长长队伍,至少有数千人,排成四队,好在报名比较简单,速度比较快,士子们脚下不停,不断的向前走。

  三人刚排好队伍,却听见旁边有人在得意地吹嘘,“认识考官算个屁啊!陈庆还是我妹夫呢!要不是需要走走形式,我早就上任去了。”

  【各位书友,今天中午请一更假,稍微缓一缓身体,下午正常更新】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