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七章 永绝后患_大明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略向周遇吉解释清楚了。

  赤胆忠心的周遇吉这才不再一次次的上书力谏征虏,愿意配合朝廷的这个计划,才有了现在他与多尔衮达成的协议。

  多尔衮虽然是个聪明人,但很多事情他不知道,限制了他的眼界和大局观,所以自然就很容易将这次的事情当成是周遇吉在养寇自重。

  在他心里,只要周遇吉有这个心思,那对满八旗就是天赐良机,可以不必再继续北迁,安心的在小海周围建立城池,安心发展了。

  说不定还可以私下里再与周遇吉促成其他协议,通过贸易来换取满八旗最紧缺的铁器、粮食等等。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搞些其他小动作,比如继续之前的计划,用反间计把沈浪给除掉。

  可以说,一边北撤,多尔衮一边就大概的勾勒出了今后满八旗的发展规划,雄心也重新燃了起来。

  周遇吉估计自己在多尔衮心中就是一个养寇自重的形象,可能一些部下也会如此想,这让忠肝义胆的周遇吉多少有些心结。

  虽然这件事情陛下知道,而且全力支持,甚至还赞同自己与多尔衮进行私下的贸易,哪怕是将缴获的红夷大炮卖给他们十几门都可以。

  如果不是陛下亲口所说,而且沈大人也这样说,周遇吉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当然,勇卫营那些先进的兵器不能卖。

  只要保持这种武器的代差,多尔衮到死都别想对大明构成威胁,但他却可以对罗刹人形成不小的威胁。

  因为如今的罗刹人还没有进入鼎盛时期,派往远东的兵力也不多。

  而多尔衮及其麾下,虽然在大明手中是败军之将,但所剩的兵力也有不少是精锐之军,还是能打的。

  随着多尔衮依照协议撤到了石勒喀河以北,大明与建虏残余的纠葛,便暂时的告一段落了。

  多尔衮只要不傻,暂时肯定不会明目张胆的派遣军事力量跨过这条红线。

  而对大明来说,也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消化现在控制的区域。

  对奴儿干都司,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宽松的管理了,必须设立明确的行政区,并对朝廷直接负责,这样可以直接削弱各部落大首领的实力和影响力。

  然后,再逐步的革除各部落的武装力量,并推行崇祯新政。

  这个过程中,难免也会像在西南地区一样,爆发各种矛盾和冲突,这都需要周遇吉手中的武力进行强行镇压。

  还有蒙古各部,也需要整合和直接统治,不然也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在这一点上,沈浪和崇祯商讨之后,准备借鉴正史中满清的一些策略。

  因为这些策略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被征服的蒙古各部都没能再对中央朝廷形成多大的威胁。

  不过现在归顺大明的蒙古各部主要是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不能忽视。

  特别是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谁知道他们还会不会强势崛起,尽早将其扼杀在摇篮中,以绝后患。

  这些都属于北方的问题,不需要沈浪太过于操心,他现在的目光还是在南面,与那些洋夷打交道才其乐无穷。

  因为对沈浪这个后世人来说,有些债,与其让其子孙还,还不如让其爷爷还,谁让他们生了那些强盗。

  直接将爷爷打死,永绝后患。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