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三章 多尔衮的手段_大明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责,豪格的轻多了,连阿济格都只是处以幽禁,若将豪格给下狱论死,恐怕满朝文武都不服。

  所以多尔衮最终只剥削了豪格的爵位,夺去了他正蓝旗旗主的职位。

  明白人都知道,多尔衮的下一步计划恐怕是要侵吞整个正蓝旗,正蓝旗已经成了多尔衮的囊中之物了。

  但知道也没有办法,豪格已经基本上废了,顺治还年幼,哪怕济尔哈朗和代善联合起来,也无法真正压制多尔衮了。

  何况这两人也没有魄力联合起来与多尔衮对抗,其他人对多尔衮更是没有任何威胁。

  随后,多尔衮又重赏并大力任用一些汉军将领,比如孔有德。

  阿济格能够逃回来,得益于孔有德,耿仲明等汉军,所以这些汉军对大清是有功劳的。

  只是耿仲明时运不济,逃出明国之后便下落不明了,有人说他已经战死了。

  所以多尔衮就按战死进行追封赏赐。

  他通过重用和赏赐这些人,以示赏罚分明,不分满汉蒙。

  当然,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次失败,满洲兵的损失太大了,补充起来也很困难。

  重用汉军很有必要,也能够将更多的汉军拉拢到他多尔衮的阵营中,当初皇太极也是这么做的。

  而且,辽东的汉人占据大多数,以防这些人看到明国取得大胜而生出异心,所以也必须对这些人进行安抚和拉拢。

  所以,一场大败,不但没有削弱多尔衮在满清中的地位,反而因为他的一番运作,权势越加稳固。

  在此形势下,顺治不得不晋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

  如今,多尔衮权势滔天,明国当初的预言已经全部成真。

  当然这一切,只是多尔衮个人的实力和权利得到提升,整个大清的国力还是被削弱了。

  毕竟这场惨败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也并非一下子就能够恢复的。

  大清与明国之间的关系,已经水火不容,此消彼涨,对大清极为不利。

  作为大清实质上的掌权者,多尔衮在整合权力之后,自然需要为大清的未来着想。

  一方面尽快恢复大清的实力,另一方面,自然要想办法削弱明国。

  不管做到哪一点,都相当于是在提升自己,削弱对手。

  恢复实力无外乎将抽调兵丁的年龄限制再放宽,这样就可以抽出更多的兵丁扩充军队了。

  另外就是重用汉人,通过分地、抬旗等手段将更多的辽东汉人吸收进入汉八旗中。

  将汉人的利益捆绑在大清之手,让他们不敢轻易背叛。

  至于削弱明国,最有效的方式自然还是南略。

  不过这个策略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多尔衮也不敢轻易尝试,如果再次遭受上次的失败,那大清真的承受不住了。

  大清没办法亲自出手,那只能靠明国内部的内乱了,比如李自成、张献忠那些破坏力极强的流寇。

  大清以前南略也有策应这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