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一章 优秀合伙人(下)_大明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

  这个解释通俗易懂,崇祯听得明白,但他清楚,真的要做到,肯定不简单。

  光是那一支支小股部队都看得人眼花缭乱,更别说什么指挥、运动了,不乱成一团麻都不错了。

  “妙极,真是妙极。”

  崇祯越发佩服,也只有沈浪这个未来人懂得这些高超的战术,大明再优秀的将领,听都没有听说过,更别说用了。

  沈浪适时的拿出自己拍摄的视频,他拍摄的视频自然要比王承恩的更全面,而且更清晰。

  沈浪将重复的内容全部快进掉,一直到木桶阵爆炸那一段,崇祯和王承恩都极其震撼,真的有种看超级大片的感觉。

  木桶阵突然爆炸后,不少建虏直接葬身火海,建虏一片大乱,几乎是被勇卫营一片倒的屠杀。

  看到建虏左冲右突都撼动不了勇卫营的包围,最终只能被逼着冲入火墙逃命,崇祯真的无法抑制心里的激动,连连挥拳,太痛快了。

  “炸得好,炸得好,炸得好啊,建虏也有今天,叫尔等一次次的来祸害我大明。”

  “哈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快哉!快哉!”

  王承恩从未看到崇祯像今天这般激动,心里也倍感欣慰。

  不时的给崇祯喝空的茶杯添一下茶,因为陛下兴致太好,胃口大开,吃点心的速度非常快,喝茶的速度自然也快了不少。

  当然,他也没忘了沈浪,他今晚的主要职责就是服侍好这两个对大明最重要的人。

  接下来,沈浪又讲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战术:游击战。

  崇祯惊奇的道:“沈卿,大明倒是有游击将军,但是游击战,朕还是第一次听闻,是为何解?”

  沈浪立即解释道:“游击游击,游是走,击是打,合在一起就是游动攻击。”

  “游而不击则为逃,击而不游则为莽。”

  “游击战的精髓可归结为十六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十六个字通俗易懂,崇祯通过字面上的意思就能够理解其中含义,但他却深知这种战术理念并非十六个字那般简单。

  其中的高深莫测、战术至理绝非理解表面意思就能做到。

  沈浪没有给自己脸上贴金说是自己发明的,他沈浪也没有这个能耐,学习前人的智慧一点也不丢人。

  只怪自己能力有限,只能学习到一点皮毛,游击战的精髓绝对不只他沈浪这段时间所用的这一点点。

  “创造此战术之人,乃神人也。”崇祯不由感慨。

  沈浪深以为然,这种战术,不但要会用,还要用得好。

  游击战有五项基本原则: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

  沈浪用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五项基本原则,但是这并不等于他就完全掌握了游击战。

  比如说合理选择作战地点,他沈浪选择的作战地点一定是最合理的吗?

  若是换一个精通游击战的将领过来,他可能会在同一场战斗中选择不一样的作战地点。

  同样的,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沈浪由于眼界、作战经验等原因,很可能选择的都不是最合理的。

  这都是他还不足的地方,沈浪自己也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

  听到沈浪丝毫不避讳自己的不足,崇祯很是感慨,也很欣慰,这样理智的年轻人真的是太难得了。

  要知道,沈浪可是刚刚取得了大胜,却还能清晰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实属难得。

  “沈卿太过自谦,朕觉得你将游击战的战术理念运用得非常不错。”

  “击而不游则为莽,光是这一点,今天若是换另一个人,可能就不如你,他会不会把整个勇卫营葬送掉都是另说。”

  “朕不需要拿勇卫营与建虏对换,哪怕是八千换这次入寇的所有建虏,朕也不会同意。”

  崇祯这句话是实话,因为他很清楚眼下对大明最重要的威胁是流寇问题。

  拿大明最重要的王牌与建虏拼完了,那无疑是在葬送大明的命运。

  已经知道正史走向的崇祯,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现在崇祯对沈浪是越发满意了,理智、稳重、聪明、低调不张扬……

  真的,他看到了沈浪身上太多的优点。

  有沈卿在,朕心安矣!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