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一十二章 怒斩朝鲜使臣_穿越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里的危机感也越来越重,暗道:“徐光启素来更受陛下器重,如今徐光启入了阁,只怕我这个次辅更加不被天子重视了,到时候只怕要再入政事堂的真是徐光启!我韩爌到底输在了哪里?”

  一时,韩爌越想越觉得自己需要改变,需要比方从哲和徐光启更让陛下满意才行。

  乾清宫政事堂这里,方从哲和徐光启一来到朱由校这里,朱由校就对徐光启问道:“朕传召你不为别的,只为了新历法,你和利玛窦以及钦天监的人编的如何了,既然旧的历法有偏差,就得尽快改进,不然对于天下治农之事的不利影响会越来越大。”

  徐光启这些日子的确在忙着重新编历法的事。

  大明现在所使用的阴历和后世所用阴历相比,误差很大。

  而这个误差对整个帝国的经济活动影响是很大的。

  这个误差纠正到接近现代阴历的水准,在历史上,要到崇祯年间徐光启入阁后才得以纠正。

  但现在朱由校在徐光启奏明此事后就已经下旨让他用新的天文学知识和数学知识编撰新的历法。

  而这将促进大明的农业发展,同时也会让大明在数理与天文方面有更大的理论提升。

  所以,朱由校就在传见徐光启后问起此事来。

  徐光启忙回道:“回禀陛下,已经基本完成,待测验后,新的历法就可以颁布天下。”

  “很好,历法编纂完成后,无论是起用的民间学究还是来自泰西的学究,当让他们继续留在大明研究学问,朕有意筹办一专门用于研究与教习学究的学堂,此学堂不同于国子监,不为求功名,只为探究真理与衍生出利国利民之新技艺,此学堂就叫做大学堂,转为研习大学问之地,杨廷筠、李之藻、李天经这些人到时候就让他们在这样的大学堂研习学问,要务必礼待,朕看了爱卿对他们的介绍,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有人说朝廷不礼贤下士,此言纯粹就是谬论!对于有真才实学的,朕可是一直视如珍宝!”

  朱由校说了起来。

  对于有助于大明科学发展的人才,朱由校的确很重视,并希望靠这些人在大明建立起完整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

  而朱由校提到的杨廷筠、李之藻、李天经的确是这类人。

  尤其是李之藻和李天经二人,前者是《坤舆万国全图》译者,在天文学上很有造诣,后者擅长几何学与三角学,尤其是平面三角学和球面三角学,算是这个时代大明最优秀的数学家,两人都是历史上崇祯年间和徐光启、利玛窦编写新历法的主要参与者。

  徐光启听皇帝陛下说要设大学堂专供他们这些喜好学术研究的人进行研究,自然很是欣喜,忙道:“陛下圣明!”

  而也因此,徐光启更加坦然地接受了替皇帝背锅的事,毕竟皇帝都对自己这些喜好算学天文学的人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