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九章 生活的希望_大宋最强航海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多谢大人。”

  这小伙子算是因祸得福,矿山伙房里打杂很累,活很多,洗菜刷盘子烧火。但是有一样,里面暖和,白天黑夜的烧着火,厨房里各种食物能管饱。

  不过该教训还是要教训,让人按住,乡兵打了五白蜡杆,从小不学好抢人东西,长大了要是还这样,那就得砍了。

  程婉宅心仁厚,给大家发放了衣服、鞋子、

  三个流民村,发放了六百套衣服,四百双鞋子。另外为流民发放了救济咸菜三百斤。

  流民们激动的眼泪都下来了,这就是艰难生活中的希望,在流民们看来程婉那是知府大的女儿,代表的就是官府。

  晁盖遇刺这事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低调处理了。

  就在晁盖在东平府救济流民村的时候,身为大夫人的扈三娘、扈英、李逵等人在晁家庄三村、四村也在发放救济的棉鞋。

  扈三娘一副女主人的装扮,大方得体,身后跟着几个丫鬟。

  晁家庄四村村口的慈幼园,在慈幼园看护的安排下,数十名孩子排成长队。

  扈三娘笑呵呵的:“今天给小伙伴们发放过冬的羊皮鞋子,大家根据自己的脚的大小来选鞋子。”

  “谢谢夫人。”

  晁家庄发放的羊皮鞋子做工精致,外面是粗麻布,内衬羊皮。

  孩子们都有鞋子,但是大多是乌拉草做的草鞋,这种草鞋保暖也是可以的。

  孩子换上羊皮的鞋子,脚丫瞬间就暖和了一个档次。

  “来,每人一条围巾,保护一下脖子。”

  扈三娘又给孩子发放了围巾,挨个的给大家系上。

  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一条几文钱的围巾,温暖的是孩子整个的童年。

  “谢谢夫人。”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巨大的幸福,能吃饱,能穿暖,这不就是巨大的幸福了吗?

  不过晁家庄四村、三村的情况还是很好的,虽然大多数还是地窨子,但是妇女、壮丁都在干活,都有基本的工作,这样一来,家家户户都有收入。

  以粮食加工坊的女工为例,每个月二百文钱,粗粮一百斤,工坊管两顿饭。另外家里还有三亩土,数量不多,工坊不忙的时候活也就干了。

  吃喝穿用基本都够了,家里五六口人的,每户配备一匹毛驴或者黄牛。家里两三口人的,三五户合养一头黄牛。

  这种方式在农村很常见,按照天数饲养,牛各家走。耕地的时候协调着耕地,极大的发挥了耕牛的作用。

  扈英和李逵两个对眼了,相互挺满意,打算过了年就把喜事办了。

  扈三娘道:“英子,从今儿起,你就不用跟着我了。跟着李镖头一起保护村子吧,村子工坊太多,都需要人。”

  “是,夫人。”英子一抱拳,后腰上别着双刀,和李逵一起带队巡逻去了。

  这两人都是虎背熊腰,后腰上别着家伙事,看起来挺唬人的,算得上郎才女貌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