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_至圣先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气纵横,犹如一条才气之龙,在金山寺上空盘旋。

  伴随着杜预笔走游蛇,天地灵气都仿佛台风之眼,飞速凝聚而来,万里才气,凝聚倒挂在金山寺的影壁墙上,化为一个个金灿灿的大字。

  杜预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才气。

  金山寺,光芒大作,但这次不是佛光,而是足以撼天动地的才气独有光芒。

  一位年轻俊朗的读书人,正在金山寺山门影壁墙上,挥斥方遒,书写诗句。

  “他,这是要干嘛?”

  黄守正眉头越皱越紧:“不如,马上动手,将他抓起来!不能让他再写下去。”

  他毕竟是读书人,两榜进士,自然能感受到杜预身上与众不同、卓尔不凡、矫矫不群、特立独行,与任何他接触过的读书人都截然不同。

  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的大宋读书人,根本没有杜预身上这种冲天的自信,发自骨子里的飞扬,与生俱来的诗仙气。

  “呵呵,不妨,让他写!”

  法海却哈哈大笑起来。

  在他看来,杜预才气再高,也不过是读书人。

  读书人,能干成什么?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读书人只会吟风弄月、悲春伤秋、满腹牢骚。

  杜预诗词写得再好,也是给他金山寺做广告。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不少名山大寺,都必须有名诗点缀,才能更上一层楼。

  金山寺虽然在大宋地位崇高,被封为护国寺,但缺少有分量的好诗坐镇,总是缺乏一点韵味。

  这也让法海颇为遗憾。

  如今,杜预却写出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等名句,岂不是给金山寺锦上添花?让金山寺更加灿烂、声名远播?

  在法海眼中,杜预就是一个可笑的文人,他题词只会给自己金山寺增光添彩,却无法伤害自己分毫。

  法海捏着拳头,咯嘣作响,呵呵一笑:“我佛慈悲,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总要让人家说话嘛。这点容人之量还没?”

  “哦。”

  既然法海都这么说,黄守正也不好再多说什么,点头附和道:“果然不愧是护国大/法师,我等见识浅薄,肚量胸怀更差太多。”

  他话音未落,只见杜预停顿一下,回头一笑。

  这一下,杜预与法海眼神碰撞、四目相对!

  法海突然间觉得有些不妙。

  杜预的眼神,哪里是什么读书人悲愤而无力的眼神?

  那分明是嘲讽。

  胜券在握、降维打击的嘲讽!

  他如坠冰窖,突然有些后悔。

  这杜预,自己是否又小觑了?

  他低吼一声,正要发作,打断杜预的题词。

  杜预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举笔信手涂抹几下,十几个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