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9章 秦桧伪造谋反信_铁血悲情扈三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49秦桧伪造谋反信

  起南宋,最坚定的主和派就是皇帝赵构自己,秦桧不过是最坚定执行者,凡是主战派最终都会倒霉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有宋一朝,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整体不是以武力来征服,是以“和谈”为主的。从太祖“杯酒释兵权”那一刻,就决定了宋的武备不会强大。无论是对辽,还是对西夏,最后到对金,都是如此。

  在主和派占了上峰,掌握了重权,岳飞倒霉是早早晚晚的事。但谁也没有想到,岳家父子被双双处死,在这宋朝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事。若放在明朝就是极普通的事件,明朝的皇帝杀起功臣来,如割韭菜一般。

  秦桧无论多么坏,没有皇帝赵构的最后拍板,他也不敢杀死岳飞父子的。

  赵构曾经对特别信任岳飞的,为何最后动了杀机呢?

  1137年(绍兴七年)二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其间曾与高宗作《良马对》,后又扈从高宗至建康,岳飞的官职也升至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

  某日,赵构把岳飞召至“寝阁”,授命:“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

  准备将刘光世所部王德、郦琼等兵马五万余人隶属于岳飞。这是朝廷因刘光世在淮上之役希图换防避战,退军当涂几误大事,被剥夺兵权后作出的措置。

  岳飞见部队扩充,收复中原有望,心情异常激动,便亲手写成一道《乞出师札子》。岳飞陈述了自己恢复中原的规划,而且此时已不再提及迎还“二圣”或者“渊圣(宋钦宗)”之事,只将钦宗包括在“眷”之郑

  赵构看完岳飞的奏疏后,亲赐御札嘉奖,都督府也将刘光世军情况通报岳飞。拨刘光世军与岳飞,似成定局,不意张浚和秦桧从中梗阻,高宗听从张浚之议,置已决之“前议”于不顾,又下诏给岳飞:“淮西合军,颇有曲折。”不将刘光世军拨与岳飞。

  张浚见了岳飞,撇开归刘军与飞之“前议”,以淮西军中人事安排相问,岳飞耿直的回答却遭张浚讥刺。岳飞胸中积忿,上了一道乞罢军职的札子,不等批示,只向随行机密官黄纵略事交代后,就离开建康,回到庐山母墓旁守制了。

  高宗闻知岳飞辞职,即诏令鄂州军营将佐立刻敦请岳飞还军,又派张宗元到鄂州军中做宣抚判官。朝廷命李若虚、王贵去庐山请飞还军,李若虚劝了岳飞六日,飞才答应受诏朝见,还军视事。

  张浚用人不当,终于招致了淮西军变,浚因此引咎辞相。岳飞得到兵变的消息,立即上疏表示愿率军进屯淮甸,拱卫建康行朝。高宗只让岳飞到江州驻扎。九月、十月间,岳飞入觐,向高宗提议立其养子赵瑗(即宋孝宗)为皇储,又遭高宗呵斥。

  岳飞和宋高宗之间的矛盾,就是从这一年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