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6章 求教_定居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说办法的话,其实有一个!”

  坐上马车,薛朗方才犹豫的道,心底有些为难:“只是于这个办法来说,心里不太有底。”

  平阳公主鼓励的看他一眼,微笑道:“且说来听听,为妻与你参详参详。”

  薛朗点点头。

  天气对战事的影响,在现代似乎也没什么办法解决。虽然在网上听说过所谓的气象武器,然而,因为不是身处其中的人,也无从知道真假,自然也就不知道在现代用的是什么手段。

  不过,现在是在唐朝,以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薛朗的知识储备,显然,他造不出水泥,也造不出沥青,甚至组织人手修建一条碎石路都做不到。

  在这个一切工程全靠人力的年代,生产力低下,也没有什么机械可以帮助劳动,更没有多余的人口。劳动人口连温饱都没解决,若是要修路,必然要抽调民夫,带来的后果就是生产力的损失。

  远的有秦始皇征调民夫修建万里长城,近的就是隋炀帝杨广征调民夫修建京杭大运河,大兴赋役,死人无数,民不聊生。刚成立的唐朝,显然也没能力和底气做这样一件大工程。

  所以,薛朗的办法只能从最简单处着手。薛朗道:“最好的办法显然是修路,但是,修路花费颇大不说,耗费的工时也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我的办法就是征集人手,提钱在路的两边堆上一些沙石掺土的土堆,多堆积一些,覆盖上茅草或是干的树叶之类的东西,等雨天行进的时候,遇到路不好的地方就现时铺垫一下。这样一来,虽然路途上耗费的时间会比平日慢一些,但是,起码路能通不是?并且,这个事情做起来也简单,就地取材就行,只是提前准备,算是个笨办法。”

  平阳公主眼睛一亮,似是经过这个提醒,也打开了思路,道:“幼阳此法胜在提前准备,若是依此而行,兵械、粮草都可提前准备。与突厥接壤且会被突厥进攻的州县就那么几个,朝廷若提前选好统帅,提前驻扎,趁着雨季未到来之前,把粮草、兵械囤积好,战事起时,才不致后继乏力,士气不振。”

  薛朗笑着点点头,道:“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这是个笨办法。”

  两人又商议了一下,补充一下细节方面的东西,等回家再写成疏奏呈递圣人。至于薛朗担心的抽调民夫而带来的生产力的损失,平阳公主道:“边关久受突厥时时侵扰之苦,幼阳之法,就地取材,与生死存亡相比,算不得什么。”

  薛朗点点头,觉得这就是两人眼光差别所在,平阳公主更有大局观,而他还习惯性的着眼于细致的地方,格局不够啊。这是所站立位置的差异。平阳公主出身极好,又有大量的实务经验,自然看得更广更深。薛朗即便有后世资讯发达,知识储备广博的优势,在眼界上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