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5章 遴选_定居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禀薛侍郎,这两日出去东西两市走动,关于红薯、土豆,关于拍卖会,谈论与关心的人,皆多了许多,无论去到哪家食肆、酒肆都有人在议论。大家皆十分关注,便是家中左邻右舍也常有人打听、议论,大家都十分关心!”

  民部管着长安城内东西两市的贸易等,仗着这个便利,薛朗便着人外出两市走动的时候,留意一下,如果讨论的不热烈,他是打算悄悄派人引导一下舆论的。

  结果,出乎他意料之外,根本不需要什么引导,长安城内,关于即将举行的拍卖会的讨论便自发的热闹起来。

  薛朗惊讶之余,转念一想倒是明白过来。爱凑热闹是人的天性之一,即便是首都的长安城,能凑的热闹并不多。这不是现代娱乐生活精彩纷呈的时代,这时候大家的娱乐还比较少,能有这样的一个大事,自然关注的人就多。

  吏员悄悄觑眼看薛朗一眼,道:“薛侍郎,除此之外,大家还在议论您那日所主持之品尝宴。”

  这个吏员名叫柳五,是从民部里挑选的,为人比较机灵,打听小道消息之类的,这类人最适合。听到他这么说,薛朗不禁一笑,问道:“都怎么议论的?说来听听。”

  张三笑嘻嘻地,略带讨好的道:“都在夸薛侍郎您,从未有官人如薛侍郎这般,说话人能听明白,说的也清楚,听了薛侍郎说的,心里就有底,叫人相信呢!”

  薛朗大笑起来,道:“是吗?若下次再有人这么说,记得帮我转达一下感谢。”

  这是成长背景造成的差异!

  薛朗习惯了后世的行事作风,在拍卖会这档事儿上,走的是阳光施政的路子,自然与唐朝的土著官员们有区别。这时候的人,还习惯官府说什么照着做就是,解释……那是讲给圣人听的,小老百姓听话就好。

  薛朗本来只是因为要暗箱操作有些心虚,尽力的想办法补救,结果居然补救出这样的结果来,这也算歪打正着吧?

  不过,这些只是小节,无关紧要,薛朗真正关心的是,各方的运营计划要递上来了!这个就需要好好挑选了。

  在薛朗看来,这相当于一份带着承诺性质的计划书,宴席当日,在薛朗的一再强调下,各家都郑重对待了,不过,比较蛋疼的是,薛朗的文言文阅读水平,阅读起来还是有些苦逼

  并非一字不懂,字全认识,连在一起就一知半解的,加上没标点符号,还要断句,看起来就更费劲儿了!感觉这个措施真是自己把自己坑了!

  如果文言文都跟现代那些似的,断好句,分好段,那薛朗有信心靠自学就看懂,甚至还能写出几篇粗浅的文章来,但是,这时候的文章都是没标点符号的。为了节省纸张,连段落都不分,全靠自己。

  这个问题落到薛朗头上就苦逼了!不会断句真是一个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