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9章_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9章

  战报是两份,一份送去北京,一份送到皇帝手里。

  真腊人口在四百万左右,土人可能有二百万上下,被清理掉三百七万。

  二十万北军,清理了250万左右,起码他们交上来的耳朵是这些。

  这是要算战功的。

  十五万杂牌军,清理120万。

  战斗力高下立判,若非只有七天时间,战果还会扩大。

  战报送上来的时候,紫电军已经开路,移人过去了,新益州可能会成为前线,暂时不设督抚,为军管,于谦过去会管的。

  朱祁钰也惊叹北军的战斗力。

  京营建立之初,也是抽调精锐边军入京拱卫,从景泰十年开始,为防止军中腐化,实行轮换制。

  抽调精锐入京拱卫一到两年,再调换轮值,去边疆打仗,而调令掌握在军机处手里,皇帝可随时调换兵将。

  并不是天下兵卒都调动,卫所兵不动,动的是精锐,精锐调动,来回调动。

  在京师期间,皇帝也能趁机施恩,让他们心中只有皇帝。

  朱祁钰又详细划分骑兵、步兵、火枪兵、火枪骑兵、盾兵、弩兵等等兵种,划分平原战争、山地战争、丛林战争等等。

  又让兵部和勋贵一起,设计战术。

  又重新规划五军都督府的划分地区,南北分治,这个南北不是地域划分,北军主要是骑战、平原战等,南军是山地战、丛林战等,兵员也是天南海北的招,看看兵卒适合什么,就分配走。

  不按地域,而是看兵员的类型,身高臂长的是骑兵苗子,矮壮精悍的是山地战苗子,人尽其用,按照自身优势调配各军。

  对各军也做出战术划分,建立攻城军、骑战军、火器军等等,注重地形战术,而不是像正统朝那样,发生战争就天南海北调兵,不考虑兵卒适不适合,打就完了,最后一败涂地。

  让骑兵去打山地战,这不是送死吗?

  大明一直在犯这种错误,精兵四处调,全国打,最后在战场上去消耗掉,这样建立起来的强兵,只是一时的。

  所以,朱祁钰想建立多支王牌军队,让他们在自己的战场上发光发热,打山地战的就永远去打山地战,骑战不让他们上,攻城的就钻研如何攻城。

  并注重军中军吏的培养,保持军队的长期稳定战斗力。

  朱祁钰离京时,留守京师的只有十万大军,这一年多从边军中抽调,再实行精锐轮换,让精锐适当休整,适当上战场磨练。

  精锐在京中期间,则是遴选立功将士去讲武堂旁听,同时勋贵府中派教习去军中教人认识,并讲解战术,让他们对战争有更深刻的认识。

  这才兴办武学,因为底子已经打好了,水到渠成。

  不是一拍脑子就要办武学,那样最后还是办得稀碎,朱祁钰早就吸取教训了。

  动员二十万人,几乎把南直隶、山西、陕西、山东、河南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