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4章 名单里的秘密,先帝的死因!_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4章名单里的秘密,先帝的死因!

  原来,从永乐朝开始,京师就有了养鸭子的传统。

  京师的鸭子全身羽毛洁白无瑕,叫白河鸭,或叫蒲鸭。

  正统朝曾在玉泉山散养白河鸭,还独创了填鸭之法。

  所谓填鸭,就是把粥状饲料用手工填入鸭食道内,快速催肥鸭子的办法。

  但到了景泰朝,因为饲养价格高,又脏又臭,原主不喜欢吃鸭肉,所以就不再玉泉山养殖了。

  “你可知鸭绒?”朱祁钰问那养殖户。

  养殖户这辈子连知府都没见过,第一次见到皇帝,紧张可想而知:

  “回、回皇爷,鸭毛中最精华的就是鸭绒。”

  “用来做衣服的。”

  朱祁钰诧异,难道羽绒服早就有了吗?

  “如何做衣服?你跟朕说说,不要害怕,就是说说家常。”朱祁钰安抚他。

  他支支吾吾说不明白。

  另一个养殖户说:“皇爷,羽毛都卖给大户人家的。”

  “听说是用来做衣服和被子。”

  “小的家中贫困也用不起呀,也不知道是怎么做成衣服的!”

  冯孝却知道,就是用鸭毛做的白色羽衣,有些贵人是穿的。

  鸭绒则挑出来,做成一副被子,或做成褥子。

  鸭绒褥子比较常见。

  朱祁钰心里有谱了。

  给两个养殖户一两银子当做赏赐,就打发他们两个出宫。

  “冯孝,去针工局,挑两个手巧的绣娘,宣过来。”

  朱祁钰又道:“对了,让尚食局挑出几斤鸭绒出来,朕要用。”

  “奴婢遵旨!”

  冯孝立刻去办。

  朱祁钰则看着董赐说:“天快黑了,陪朕吃完晚饭再出宫。”

  “奴婢谢皇爷恩典!”董赐跪下谢恩。

  “你说,让国人穿如毛衣般的短衣,如何?”朱祁钰忽然问。

  “啊?”

  董赐吃了一惊:“皇爷,毛衣虽短,但是内衣,不露出来的,若都穿短衣,岂不成了胡人?”

  难怪明朝没有羽绒服呢。

  羽绒服特别长的话,羽绒会往下堆,穿几次就都掉下面去了。

  而且,钻毛问题特别严重,很难解决。

  “其实毛衣可以更短一点,护住前胸即可,给兵卒织的话,可以没有袖子,方便操练。”

  朱祁钰脑洞大开。

  “皇爷,您感觉到没有,毛衣穿几天,就变得特别硬,特别扎。”董赐小声道。

  因为不能软化。

  朱祁钰却没感觉到:“冯孝,朕有几件毛衣?”

  “回皇爷,您一共有六件,被洗坏了一件,已经补上了。”

  冯孝回禀:“您每天换一件,换下来的都要清洗。”

  所以朱祁钰感受不到。

  “董公公说得没错。”

  “毛衣穿两天便扎得慌。”

  “清洗需要很小心,否则就会洗坏。”

  “奴婢的一件浣衣局洗后袖子断了。”

  “还有一件穿着时候没问题,结果走路的时候,忽然就开线了,害得奴婢闹了个笑话。”

  冯孝笑着说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