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6章 海内第一_拣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标新立异,主要是防止别人伪造自己的作品罢了。每隔一段时间,就更新换代一批新的印章,相当于现在的防伪标志。

  说起来,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不过却为难了研究他们作品的后人。

  反正为了背下历代名家的字号,王观平时也没少下工夫,所以稍微思索了下,顿时露出惊诧的表情:“清四王之一,王翬。”

  对于自己的记忆力,王观还是比较自信的。又是清代作品,又有乌目山人的款,除了清初四王之一的王翬,他还真想不出有谁了。

  不过王观也不是很确定,因为王翬的号也蛮多的,号烟客、烟客外史、耕烟散人、乌目山人、剑门樵客、清晖主人、虞山人……

  然而,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王翬确实临摹过富春山居图,更重要的是他的仿品也得到世人的承认,属于十分珍贵的摹本。

  为什么珍贵,这其也有一定的原因。王翬这个名字,除了比较专业的人士,估计一般人也不知道他,反正肯定没有唐伯虎这样的名气。

  然而,在国的书画史上,王翬却属于一个画派的扛鼎人物。

  他出身人世家,幼时爱画,因家贫,为画商摹制古画出售。所以临摹了许多宋元名迹,取法宋元诸家,对传统古画的鉴赏、临摹,功力极深。宋以来许多失传的古画,往往是借他的临摹得以有传世的稿本。

  临摹的名家作品多了,王翬也博采众家之长,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山水画,笔墨纯熟,功力相当深厚,被时人誉为海内第一。而且画风影响画坛数百年之久,更被尊为清代集传统笔墨之大成者。

  至于王翬所在画派,就是虞山画派,国画的主要流派之一。画派的宗旨是崇古摹以拟风尚,在清代的影响力极大,而黄公望就被虞山画派的门徒尊为奠基之祖。

  这种情况下,王翬临摹黄公望的作品,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根据史料记载,他曾经三临富春山居图,而且由于仿得极为逼真,所以摹本受到世人的哄抢。

  关于这三幅仿品的下落,大家也没有明确的线索,只是传说有一幅流失在海外,至于另外两幅,根本没人能够说得上来。没有想到,其的一幅居然在这里出现了。

  一时之间,王观自然有些惊喜交集。

  “眼力果然不错。”

  与此同时,贾芹微笑道:“这确实是王翬的仿品,其的价值你是行家,估计也不用我多费唇舌了。一句话,东西我带来了,你收不收?”

  “呵呵,让我再看看。”王观一笑,也没有急于下定论。

  如果作品真是王翬的真迹,那么只要价格合适,肯定收上来。要是作品是仿品的仿品,那就没必然费事了。

  想到这里,王观又继续鉴定起来,反复的研究许久,等到心里有了初步的判断,再使用异能确认。毕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