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四章 求娶_古代农家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大截、望尘莫及的人,就只有“抱大腿”的想法了。

  书院里的同窗便是如此。他们对齐慕远、杜锦宁他们只有佩服、景仰的份儿,不会像府学那般,有些学子明明在学问上比不上杜锦宁,却依然鄙夷她的身份地位,觉得自己可以踩她一脚以示高贵;便是对齐慕远也多有不服。

  大家怕杜锦宁烦他们聒噪,每人吃了一块点心呆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许成源也随之离开,唯有方少华却留了下来。

  杜锦宁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由好奇地问:“有什么事么?”

  方少华哼哧了半天,挤出了一句话:“那、那个……我们家的情况,你了解么?”

  “你们家的情况?”杜锦宁诧异地看着他,旋即摇摇头,“不了解。”

  她是不爱打听别人隐私的,只是听方少华说他父亲被调去了贵省做巡抚,他才留在了这里念书,其余的一概不知。

  “我家祖籍在寿县,老家只有堂伯一家。我爹父母早逝,是由我大伯抚养长大的。我爹当年殿试时中了探花,被我外祖看上,将我母亲许配给了我爹。”

  说到这里,他抬眼望向杜锦宁,补充了一句:“我外祖是文渊阁大学士魏正铭。”

  杜锦宁的心猛地一跳。

  宋代沿用唐朝官制,但发展到如今,在中央集权上已有了一定的改变。比如这文渊阁大学士,不再是掌文学著作之官,而是有了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地位,成为了皇帝顾问,官居三品。品级虽不高,但因为是天子近臣,能左右皇帝的决定,故而手握实权,地位极高。

  她实在没想到,方少华一副大大咧咧没有任何心机的模样,却是真人不露相,竟然比之齐慕远的身份地位也不差。

  不过转念一想,她就想拍自己脑袋了。

  其实方少华的背景,还是有迹可寻的。

  桂省的权贵人家,还有他们在京中的关系,她都了然于心,但这其中并没有方家。可见方少华的父亲不是出身显赫之家。她知道方少华第行第二,由此推断方少华的父亲年纪并不大,如今也就四十出头的年纪。一个出身平常的人,以四十出头的年纪,却能做到一方巡抚,三品大员的位置,说身后没人鼎力相助,可能吗?方家这边没人,那只有方少华的外祖家了。

  见杜锦宁只是面露惊讶,并没有露出生气或是疏离的态度,方少华松了一口气,继续道:“我爹跟我娘只有我大哥、我和我妹妹三个孩子,一家五口,再无其他。我哥已中进士并娶了亲,在外地做官;我妹妹今年只有十二岁,还没许人。”

  “除此之外,我爹做了官娶了亲后,就把大伯一家接到了任上,跟我们一起住。但没到两年我大伯就去世了,只留下大伯母和两位堂姐。两位堂姐现如今都出嫁了,嫁在了江南。大伯母原是跟我们一起住的,这次我爹他们去贵省任职,大伯母舍不得堂姐,没有跟去,而是留在了我们在苏省的宅子里。”

  说着,他停了下来,看向杜锦宁。

  杜锦宁越发纳闷,见他停下来半晌不说话,忍不住问道:“你跟我说这些做什么?”她又没查他家户口。

  “我……”方少华红了脸,吞吞吐吐地道,“我、我想向你四姐求亲。”

  “啥?”杜锦宁瞪大了眼睛。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