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5章 除辅政大臣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居民百万。而大夏也正是吐火罗的正确音写。

  “第一步,朝廷当立即发兵三万入西域,建筑伊丽、碎叶、大宛、康居、月氏五个军镇,并屯驻戍卫。只有建起军镇,屯驻兵马,我们才可能控制住山北。”

  李超的计划还是一步步来,三万人马,其中五个军镇每镇驻五千,另外五千做为巡逻兵马。

  每控制住山北,然后才能让分封的贵族们安全的迁移过去,才能保证后续的汉人移民的安全。

  至于大夏道,后续也是要先筑军堡驻军,再移民。而西海省,则只能先招纳当地的游牧部族先。以后再慢慢的开拓过去。

  “前期三万军队,这可不少。”承乾思虑着。

  “殿下,大唐马蹄踏处,战旗所立之处,才是大唐疆土啊。没有马槊与横刀弓箭,这西域之地,也难以存续的。”

  “可一下子调三万兵马,还要筑城,开销极大。此事重大,也要奏报陛下啊。”

  李超却只是笑笑,“殿下如今为监国太子,驻军西域也只是份内小事,回头奏报陛下也不迟。况且,陛下之前分封贵族官员之子,不也说了要设五个军镇吗?”

  “开支从哪来呢?”

  这么大笔钱,朝廷倒是有,但肯定得经过杨恭仁,可杨恭仁无比古板,他肯定又得先奏报皇帝。

  一来二去,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时间。

  而且,要抽调三万兵马,这也不是小事,兵马调动,要经过枢密院、兵部、南北衙层层审核手续,非常麻烦。

  这还涉及到兵马调动之后,原防区的补充等情况。

  “殿下,我这里倒是有个设想。讲武堂今年也有大批军官要毕业,此外,禁军每年也要有许多军官调到南衙十二卫去锻炼,北衙的禁军还要调去边地轮戍。”

  李超计划招募一批士兵,主要是内迁的突厥人、或者是过去有军伍经验的老兵,比如隋末乱世时的那些枭雄反王的兵将等,再招募一些府兵子弟,他们身为府兵子弟,一般也是有习武的。

  从这些本身就曾经当过兵打过仗的人中,招募出三万士兵。

  然后从讲武堂和北衙禁军中抽调一批毕业军官和要下放锻炼的军官,组建一支远征开拓军团。

  这样一来,涉及到的调动就要少些。

  “装备、粮草这些,卫尉寺都有现成的,装备几万人的武备随时足够。”

  “那这些人到了山北,算是府兵吗?”

  其实李超认为常备兵更好些,府兵毕竟是农兵性质。如今大唐是南衙府兵,北衙禁军。禁军是常备军,但数量少,府兵是农兵,数量多。

  “可以把这三万兵编为府兵,以一千人为一个折冲府,编为三十个折冲府,分驻山北五镇,以五千为游骑兵,在五镇之间巡逻。给他们分田授地吧,免入京番上宿卫,但分为五番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