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5章 贞观八年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之后,三年来李超没再离京一步,这三年来李超只挂着太师之衔,并没有担任其它实职。

  李世民甚至特许李超不用参加常朝,只每月朔望朝会参加,偶尔也会请李超到御前参加会议。多数时间,李超都在赵王府里。

  三年,李超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由他捐资牵头,建立了京师大学堂。

  与拥有八千多学生的国子监不同,京师大学堂比较杂。京师大堂里有医学院,还有建筑学校、矿产学院、交通学院、水利学院、会计学院甚至还有纺织学院、钢铁学院、农业畜牧学院等等,拥有数十个学院,这是一所专业院校,培养的是各种专业人才。

  三年时间,这所京师大学堂,如今已经拥有了一万多名学生,比起国子监的八千学员还多。

  每年京师大学堂的招生考试,都不亚于科举考试的热闹,大量学生报考,录取率很低。读京师大学堂不受限制,只要能笔试面试通过就行,而且读书不但免费,还有津贴,读的好还有奖学金。

  最让学生们喜欢的是这里是包分配的,三年学习一年实习,四年毕业后,都能按专业对口分配一个工作。

  学医的,能分到大学堂名下的京师大学堂附属医学院上班,附医三年来已经在全国十几个道三百余州设立了分院,也是京大的重要产业。

  学矿产的学冶金的学建筑的学交通的学水利的都有地方可去,可以说,现在大唐工商兴盛,这所京师大本就是这了如今这局面而特别设立的。

  京师大出来的学员,基本上每年毕业都要被抢。

  不过基本上京大自己的附属各个产业都不够分,哪里能便宜别人呢。于是乎,这两年一年比一年招的人多,甚至不少大商号开始跟京师大签署协议搞委培生,他们在京师大买名额,然后花高价送学生过来读书,毕业后直接回他们商号。

  但就算如此,他们送的委培生也得参加京师大的统一招生考试,成绩不够就不接收。

  当初李超牵头建立京师大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李超闲的没事干。特别是对学校的这么多专业质疑,连农业都还有个专业,难道种田还要教?来读书的都是读书人啊,读书人读这么多书回去种田?

  但三年来,京师大越办越兴隆,名声也是越来越大。

  京师大出来的学生,比国子监的也火。国子监的学生出来基本是进入各部衙做吏去了,而京师大的也有不少去各衙做吏员,更多的是去各商号做技术员。待遇可是非常不错的!

  当然京师大里还有一个师范学院,这里则专门培训的是老师,初小高小初中高中,每年大量师范生从这里毕业,然后分配到全国各地。

  朝廷还给了师范生一个特别待遇,他们读书不要钱,而且一考进来就开始拿老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