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5章 大清洗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乎没有伤亡。从登州出发时是一万人,到了襄阳还是这么多。

  而李思行率万余人马投降,接之前来增援的光禄卿刘世龙率领的两万人归降。

  李超麾下也有四万余。

  本来按李超的意思,那三万降兵,其实没几个真正的兵,他是打算训番话然后发给路费遣送回乡的。但有王承恩之前洪州整军在前,李超也就把人留下了。

  虽然这些人纯粹就是浪费口粮,但换个角度想,这些人毕竟参与过太上皇的复辟,若是直接放回家去,弄不好到时还要被地方上的有些家伙利用,或者是为乱乡里。

  留在这里,起码还能管一管。一来壮声势,二来等到时局平靖之后再放回去,也不易生乱。

  王承恩似乎现在带兵上瘾。

  一见李超,先提出把襄阳的降兵也整合起来。

  王承恩本打算编两军,不过李超却要淮军独立一军,那些乌合加进来不但提升不了战斗力,还只会拖累。因此最后襄阳的兵编成了三个军。

  李超的淮军一万人独成一军,另外三万人编为两军,每军一万五。

  于是乎,王承恩这个观军容使,也就观着十万人的军容了。

  “越王,对襄阳城里的附逆者,必须先清除。”

  王承恩向李超提出清洗襄阳。

  “这是陛下的意思?”李超问。

  书房里只有两个人,王承恩很爽快的承认。“这一次,太上皇复辟,参与附逆者之多,让陛下都震惊万余,也惊怒不已。我临来时,陛下交待,那于那些附逆者,永不宽恕,绝不怜悯。”

  李超沉默。

  他其实心里比较反对搞大清洗,适当的杀鸡儆是要,但如果成了全面清洗,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大唐本来经此动乱,大好局面就严重受损,元气大伤。如果再来一次大清洗,那更会伤筋动骨。

  那些人确实是该死,但杀人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杀光反对者,那只是理想的状态,现实里,真正能这样做,做成功的极少。就好比王朝末世,枭雄造反。为什么好多农民军不能成功,最后往往是那些豪强贵族们夺取天下呢?

  因为好多农民军目光不够长远,只知道一味的烧杀抢掠,甚至都不懂得要团结,他们对那些勋戚官僚士族地主只是一味的杀抢,而这样做,往往导致了他们的失败。

  隋末李渊为何成功?

  因为李渊能团结各方势力,不管有没有分歧,先想办法拉到一起来再说。

  李世民不能因为许多士族地主反对他,就把他们都杀了。

  当年玄武门之变后,若是他来一场大清洗,只怕天下早乱了。但反过来说,如今这场动乱,在李世民看来,正是因为他当年太手软的后患。、

  现在这位皇帝已经决定强硬了。

  李超本来应当上书反对,劝说皇帝那是不对的。但最后,李超却什么也不打算说。眼下这个时候,他说什么皇帝都不一定听的进去,尤其是他的话,皇帝更可能听不进去。

  “既然王公公奉有皇帝旨意,那么王公公放手去做好了,某定奉旨协从。”李超最后道。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