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4章 送上门来的契机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晨8时许,停靠在意大利塔兰托海军基地内港码头旁的重巡洋舰“戈里奇亚”号即将启航。登舰舷梯口,身穿白色大袍和羊毛披风、头戴黑箍包头巾的阿拉伯王国****本-阿卜杜拉,与身穿深蓝色元帅军服、头戴筒形军帽的意大利****翁贝托相对而立。告别之时,两人如兄弟般紧紧相拥。在本-阿卜杜拉率阿拉伯王国代表团访问意大利之前,两人虽有过交集,却从未如此深入地接触、交流。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相处,两人兴趣相投,无所不谈,缔结了跨越国界、种族、年龄的深刻友情。

  事实上,在阿拉伯人竭尽所能、无所不用的攻关面前,意大利军政两界从上到下都对阿拉伯王国怀有好感,再加上阿拉伯人主动在意大利人垂涎已久的石油资源领域敞开怀抱,双方以惊人的效率达成了有关意大利向阿拉伯王国提供军事援助、阿拉伯王国向意大利完全开放石油勘探和商业开采的一揽子协议。

  表面上看,意大利和阿拉伯王国的合作两情相愿,实则有悖于西方同盟国家在1940年签署的有关中东势力范围划分的备忘录,间接侵害了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既得利益。因此,意大利和阿拉伯王国最终是以密约的形式使这一揽子协议签字落地……

  长长的汽笛声响起,本-阿卜杜拉****及阿拉伯王国代表团成员67人登上“戈里奇亚”号,站在舷侧甲板朝前来送别的意大利人挥手告别。在这个时代,洲际间的航空运输已较为发达,但阿拉伯人既不喜欢也不信任航空飞行器,他们此番造访意大利,来程乘坐的是阿拉伯王国海军旗舰、排水量9700吨的老式巡洋舰“利雅得”号。此舰系美国海军于本世纪初订造的圣路易斯级防护巡洋舰“查尔斯顿”号,1940年退役并转售给阿拉伯王国海军。尽管在交付使用之前,该舰进入纽约造船厂接受了为期8个月的现代化改造,但这并不能改变它完全落后于时代的状况——完成改造后,其空载的最高航速仅有24节,满载情况下最多只能跑出22节,而且舰体构造落伍,装甲防护薄弱,多数152毫米主炮依旧置于舷侧炮廓内,改装后的76毫米高平两用炮和新加装的40毫米机关炮虽然数量不少,但布局较差,不利于防空作战。

  由于阿拉伯王国海军的维护能力拙劣,“利雅得”号在从吉达港开往意大利的一千多海里航程中居然两度抛锚,不得不在抵达意大利后入坞大修。这艘老舰本就状况不佳,生**漫的意大利人工作效率又是一贯的拖沓,两者结合在一起,等到本-阿卜杜拉****带着访问团准备踏上归程时,“利雅得”号维修计划的完成度还不到40%。在担任摄政的意大利*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