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章 挥之不去的战争阴霾 下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奥斯曼帝国与巴尔干同盟代表在伦敦签署的和约墨迹未干,1913年6月底,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了。令人倍感唏嘘的是,仅隔了一个多月,上一场战争中的盟友和伙伴居然毫不犹豫地调转枪口相互攻击,国家利益胜过一切的真理再次得到现实的验证。

  在奥匈帝国的支持和挑唆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最大赢家,军事实力领先于其他巴尔干国家的保加利亚,因在马其顿统治权划分问题上同塞尔维亚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采取先下手为强的策略,遂向塞尔维亚及在该问题上支持塞尔维亚的希腊宣战,并在宣战当天对马其顿的塞尔维亚和希腊军队发动军事进攻。

  在14世纪至19世纪这段漫长而黑暗的历史中,保加利亚人饱受奥斯曼统治者的压迫和欺凌,1878年获得自治权后,命运依然受到奥斯曼帝国及列强国家的摆布,直到1908年,保加利亚才真正脱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宣告独立。这个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的南欧国家以农业为主,国力相对贫弱。在“保加利亚沙皇”——第三保加利亚王国开国君主斐迪南一世的治理下,经济生产有所改善,军事外交上则摒弃沙俄而向奥匈帝国靠拢。在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财政支持下,保加利亚军队的规模得到了扩充,人员训练和武器装备也在朝着现代化水平迈进。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这支军队在同奥斯曼军队的作战中势如破竹,因而被外界誉为“南欧的普鲁士”、“巴尔干第一军事强国”。

  保加利亚军队表现不俗,塞尔维亚人也不含糊,他们同样经受了奥斯曼帝国数百年的严酷统治,至19世纪前叶才获得自治权,并于俄土战争后宣告独立。塞尔维亚人属斯拉夫民族分支,在军事政治上与沙俄较为接近。这样一个河川与山岳交错的国度,经济状况虽不如意,彪悍的民风为军队提供了大量的善战之兵,而且拥有普特尼克这样一位足智多谋、意志坚定的军事统帅。在他的努力下,塞尔维亚军队的训练和装备条件在20世纪初的头10年获得了显著的改善。当保加利亚人试图用突然进攻打垮塞军主力时,普特尼克沉着冷静地组织塞尔维亚军队进行防守,并且很快遏制住了保加利亚三大集团军的联合攻势,而希腊军队也利用地形优势守住了战线。几天之后,塞尔维亚军队率先吹响反击的号角,得到增援的希腊军队也果断投入****,双方在马其顿地区展开空前激烈的搏杀,在一些主要地段,战斗的惨烈程度甚至超过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时期的要塞攻防战。

  面对塞尔维亚和希腊军队的顽强攻势,保加利亚军队被迫后撤。这时,罗马尼亚人趁火打劫——因未参加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