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章 侦察与交锋 上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浓雾弥漫的清晨,在贝尔法斯特以西60公里的爱尔兰空军基地内,跑道和露天停机坪空空荡荡,仓库式的弧形机棚里停放着寥寥十数架ir-29双翼战斗机和几架ir-30,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不紧不慢地进行着战机的例行维护,全然不见整军备战的紧张氛围。

  但在地面以下,在那些具备一定抗轰炸能力的掩体式机库内,明亮的灯光照耀着一排排整齐的战鹰,身穿制服的人们穿梭往来,忙忙碌碌。这里的战斗机多数是常见的双翼构造,ir-30跟ir-29大致相当,它们造型质朴但性能不凡,是跟爱尔兰飞行员一道保卫祖国领空的中坚力量,它们在国际航空领域早已拥有赫赫声名,在这空气微速流动的地下空间,雄赳赳地昂着机首,仿佛充满斗志的战士,时刻等待着上阵冲杀的号令。

  在这些设施齐备的隐蔽机库里,还有不少机体崭新的下单翼飞机,它们圆锥形的整流罩与凸起的螺旋桨轴浑然一体,机背中部的驾驶舱采用盒状封闭构造,机翼和机体覆盖质感光滑的金属蒙皮,整体展现出极佳的流线感,两侧翼根处是粗黑内凹的机炮射击孔,机翼中段各有两截采用冲压散热罩的枪管,火力配置跟设计非常成功的ir-30如出一辙。这种曝光度远不及ir-29和ir-30的单翼战鹰便是爱尔兰空军选定的新一代主力战斗机me-50,该编号是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的研发代号。经过全面评估,爱尔兰空军向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订购了1200架,其中800架将由爱尔兰皇家飞机制造厂以购买许可的方式进行生产。

  这款新战机的投产时间尽管不长,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在巴伐利亚政府的授意和支持下全力组织生产,至1933年春夏交替之际,他们已向爱尔兰空军交付了86架,向隶属巴伐利亚王国的第3航空军团交付了55架,向直属帝国的第1航空军团交付了20架,爱尔兰皇家飞机制造厂在消化全部技术后,也正已每月50架的速度进行生产。英德两国储君在利默里克举行不成功的会面时,爱尔兰空军刚刚接收来到第121架me-50,这些新战斗机业已装备了7个战斗机中队和1个训练中队,占爱尔兰现役战斗机部队的七分之一。

  伴随着一阵清脆的脚步声,两位蓄唇胡的中年军官并肩走在地下机库的长廊上,机库里的飞行员和勤务人员纷纷停住手里的工作向他们敬礼。

  左边这位军官身形峻拔,头戴德式短檐军帽,那带翅翼的圆环帽徽是德国空军的标识。灰色风衣的领口露出蓝底金纹的领章,象征着他在德国空军的将官地位,但稍显奇怪的是,他脚下蹬着一双爱尔兰空军制式中靴,如果他敞开风衣,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