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8章 折戟 下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榴霰弹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燃烧榴霰弹则是将实心霰弹换成化学可燃物,其原理和结构并不复杂,难处在于如何让榴霰弹在符合战术需要的距离爆炸,从而形成有效的攻击。接到德国海军的指令之后,克虏伯军工秘密进行了两年多的研究,于1913年底成功研制出具有实战意义的燃烧榴霰弹,也即通常理解的“烧霰弹”。至1914年大战爆发,克虏伯工厂已经为德国海军生产了283毫米和305毫米两种规格的燃烧榴霰弹2000余发,参加日德兰海战的14艘德国无畏舰每门主炮配备了12发,却未获得一显身手的机会。

  此次德国混编舰队出击,预计到需要对付大量的英国轻舰艇,“国王”、“凯撒”、“路易波特摄政王”每门主炮配备了25发燃烧榴霰弹,而“布伦瑞克”号和“波美拉尼亚”号每门主炮配备15发。随着莱因哈特-舍尔的一声令下,五艘德国战列舰开始朝对面的英国雷击舰群发射这种非常规的炮弹。它们虽不能直接击沉舰艇,却能够让对方深切感受到灼肤之痛。那些处在燃烧榴霰弹杀伤范围内的英国战舰,暴露在外的战斗人员顿时死伤枕籍,上层建筑和甲板炮位也变成了一片火海,幸存者疲于灭火,舰艇在短时间内不再具有战斗力,殉爆的炮弹和发射药也在随时加重舰艇的伤势。

  直线突击的英国轻舰艇群蒙受炼狱之灾,前出至战场中央的“雷霆”艇群当即一分为二,各自朝着侧翼包抄的敌舰编队掩杀过去。在德国舰队的右翼、英国舰群的左路,四艘德国装甲巡洋舰——“隆恩”、“约克”、“阿达尔伯特亲王”、“弗里德里希-卡尔”,整齐划一地调整了航向,以保持左舷接敌的状态。面对距离不断接近的英国舰艇,它们以射速著称的210毫米口径主炮频频喷吐着刺眼的炮焰,标准配置的150毫米和88毫米口径单装副炮也在全力射击,大大小小的炮弹在鱼雷射程之外的海面形成了一道壁垒式的火力,率先闯入其中的两艘英国鱼雷艇接连中弹起火,跟在后面的驱逐舰和鱼雷艇见状不妙,连忙转向避开德国装甲巡洋舰编队拦截火力最密集的区域,殊不知等待它们的将是一失足便要粉身碎骨的陷坑——一艘三烟囱的老式驱逐舰成了第一个殉难者,它正行驶在未受炮火侵袭的海面,舰艏下方突然焰光一闪,猛烈的爆炸瞬间将整个舰艏炸得四分五裂,偌大的钢板竟被抛到了数十米高度,小块的碎片更是分散到了几百米范围内,余下的舰体就像是一辆陷入泥坑的马车,速度在短短几秒之内极速锐减,并在惯性作用下发生了剧烈的颤抖和偏摆,而时间的推移没有让它逐渐稳定下来,舰体迅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