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9章 幽灵之刃 下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ad336;!--章节内容开始

  百度搜索本书名+看最快更新

  意土战争的焦点,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是北非的一片荒漠,经济价值有限,但战略地位重要。它们与西西里岛对峙,可控制地中海中部较狭窄的海面。1881年,在瓜分奥斯曼帝国波尔泰政府占有北非领地的过程中,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先后沦为法国的保护领地,因此奥斯曼帝国帝国在北非的名义上的属地也归西方殖民者所有,法国准备以此为由兼并奥斯曼帝国的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两省。这一企图遭到欧洲列强,特别是早就想在北非建立殖民地的意大利的反对。为此意大利积极进行政治外交活动,与各列强达成协议和默契,使之承认了意大利在北非的利益。为吞并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两省,在1880年至1911年期间,意大利不断向两地移民和派遣商人,购买土地,积极扩充势力;派遣海军军官换上渔民的衣服,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沿海捕捞海棉为名,进行海岸测量;指使意大利天主教神甫以传教为名,深入内地收集情报。

  1878年的柏林和会之后,意大利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的问题上得到了法国的同意,1902年,法国和意大利又在秘密条约中规定两国自由干涉摩洛哥和利比亚,因而在后来的阿尔赫拉西斯会议上,意大利没有支持三国同盟的盟友德国,使之孤立无援地吞下了外交失败的苦果。

  吸取1896年在埃塞俄比亚惨败的教训,意大利不断窥测选择时机。当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事件发生后,意大利认为再不行动将可能失去机会,便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地区意大利人受到不公正待遇为借口,先发制人,抢在奥斯曼帝国增兵北非之前发动武装入侵。

  意军登陆的黎波里之后,由青年土耳其党及联合进步委员会掌权的奥斯曼政府决心保卫它的北非领土,在从本土派遣援军的计划受阻后,他们遂组织当地的阿拉伯人和贝都因人参战,以抵御意大利人的侵略。在兵员和武器占优的情况下,意军取得了初战胜利,但战争的发展却与意大利人的愿望相悖。当地土著不仅没有“热情相迎”,反而以武装起义的形式抗击意大利军队,而意军入侵北非的举动也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来自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游击队和志愿军同意大利人展开斗争,令意军损失惨重。至1912年春,意军才勉强守住了已占领的沿海地带,但始终未能深入到内陆地区。

  ……

  在那轮圆月的映照下,晴朗的夜空犹如一块光洁无瑕的幕布,浪涛起伏的海面好似洒满碎银的绸缎。此般宁静美好自然和谐的气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