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4章 毛奇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国之所以将自己最新型的快速战舰命名为毛奇级,是为了纪念年逝世的名将贝恩哈特-冯-毛奇,即普鲁士-德意志帝国历史上功勋卓著的“老毛奇”。

  老毛奇的成就不仅在于军事指挥领域,他还缔造了闻名天下的普鲁士总参谋部体制,使参谋部从军事幕僚机构变成了军事指挥、决策机构,并为各国纷纷效仿。值得称道的是,老毛奇的军事思想继承了克劳塞维茨的理论观点,强调战争是政治的继续,重视总参谋部和参谋人员对于组织和完善军队作战指挥的重要作用,强调在军事上要充分认识和运用铁和电报等最新技术,主张先敌动员、分进合击、快速突破、外线作战和速战速决。在军事建设上,就战争动员、军队编制、作战指挥、武器装备等等问题,都有论述和建树,他的军事理论为日后叱咤欧陆的“闪击战”铺垫了基础。因此,他与俾斯麦一道被人们尊为上帝赐给德意志的“年礼物”,两人一武一,为德意志的统一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功勋卓著的老毛奇活到岁高龄,虽有过一段非常令人羡慕的浪漫婚姻,膝下却无儿女,故而对自己的侄疼爱有加,视如己出,这便是在毛奇号战列巡洋舰下水仪式上掷瓶的那位陆军将官,人称“小毛奇”的赫尔穆特-冯-毛奇。

  在大多数后世人的观念里,小毛奇简直是优柔寡断、中庸无能的代名词,有可能一举击败法国的施利芬计划,在他的一再修改下最终变得面目全非,以至于德军陷入了西线堑壕战的泥潭,最终拖垮了这个新兴的帝国。若以成败论英雄,小毛奇确实是一个失败的统帅,但以此评定他的能力难免有失公允。事实上,这位生于年的德军将领是典型的普鲁士军人,他先后在普鲁士近卫军和总参谋部服役,自年起任其叔父的副官,到了大量的军事参谋知识,接受了大量的军事实践,他推崇叔父一贯提倡的速战速决思想,并多次表示,无论如何必须争取实施机动战,必须进行会战,而绝不能发展成为阵地战。在某些事情的运作上,小毛奇要比施利芬更正确更理智一些。此外,小毛奇还努力与海军司令部协调陆海作战计划,恢复了与同维也纳奥匈帝国总参谋部及其总参谋长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元帅的联系,使得奥匈帝国方面对德军的作战策略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对于军事盟国并肩携手作战有着非凡的意义。

  与施利芬不同,小毛奇健壮高大,长着一副宽厚的肩膀,他待人和蔼,举止端庄,且具有为广泛的兴趣爱好。凭借“堂堂的军人形象”,他颇受皇帝的宠信。因而在任命小毛奇为陆军总参谋长时,皇帝声称,德军总参谋部由第二个“毛奇”领导,必会让所有的敌人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