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2章陈氏案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私人武装和开夷道看似两件不相关的事,但其实密切相关。

  开辟更加广阔的夷道,意味着更多的大宋商人会出海商贸,必然会出现更多资金雄厚的商社。

  若私人武装这种问题不能根除,会埋下隐患。

  “这民间私养武士,诸卿有何看法?”赵桓扫了一眼,“石卿,你说说。”

  石洵出列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如今大宋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陛下之功德在天地,民间若有私人豢养武士,为有心者蛊惑,必对抗朝廷,为祸一方,如若壮大,甚有可能演变为前唐藩镇,天下必然大乱。”

  石洵一句“儒以文乱法”瞬间让在座的诸多大臣心中不爽,就有人要站起来怒骂了,但一想到现在在讨论极其敏感的话题,都强行控制住自己。

  这民间的或者说非朝廷的武力,自古以来都是皇帝最大的心头病。

  就说强汉的诸侯国,前唐的藩镇,都是脱离中央,打算自立的存在。

  兴商贸自然是好事,但若养出了一批畸形的怪物出来,这天下岂不是又要大乱了起来。

  当年新政中的一条“在职官员,不可参与私人商社”就已经把大宋官员们的性质定下来了。

  他们还是一群士大夫,以前,他们代表的是大地主们的利益,因为本身他们也是大地主。

  现在,他们的土地也没了,与商业也是隔离开的。

  他们的身份很微妙,如果一定要分清他们是哪个群体,只能说,他们是士大夫!

  一群精英,接受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当然,朝廷规定官员不可私自从商,但肯定会有官员利用手中的职权,私自牟取商业利润,毕竟如今在大宋做生意,利润实在太丰厚了,没有多少人能经得住诱惑。

  例如,皇帝你不让我从商,没问题,我老老实实做官。

  但我七大姑的哥哥的舅舅的三姑妈的二表舅的堂兄家的小伙子,在东京大学的商贸院卒业了,家里又有点钱,他自己去倒腾吧。

  这是一个在政策上无法规避的问题。

  赵桓心中也是清楚的,官员不得从商,是指官员自家不可从事商贸,不代表他的亲戚不可以。

  就说当年这条新政颁布后,有多少官员从本家脱离出来,为的就是不让自己的身份将本家限制住了。

  而这朝堂上又有多少官员的亲戚是从商的,分别在做什么生意,赵桓可是了如指掌的。

  只要他们不越界,一切都好谈。

  官员们自己家老实本分就好。

  像徐处仁那种,显然就是越界了。

  石洵的一番话,让在场的不少官员心中都一紧。

  赵桓看着自己的大臣们,就说三司使周朝,他的小舅子就在太原府搞了一个开采煤矿的商社。

  从今年年初开始,钱像纸一样流入进来。

  这事还与皇帝北伐有关,金国被灭,大宋北疆的领土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