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四章 搅屎棍的责任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彭铮回到集合地点的时候,屈俊杰已经着手准备下一次的攻击了。因为人数少的缘故,两人分别带领两个队伍分开‘工作’。对于屈俊杰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怎么破坏,而是怎么样造出声势来。相比于整个庞大的欧洲,他们的人数简直可以用少的可怜来形容。如果把他们形容成一支军队的话,那么他们或许可以攻陷一座两座城市,但却未必能做到让整个欧洲瞬间陷入混乱。这已经绝非质可以弥补的差距,而是需要庞大的量来达到。

  彭铮似乎并不关心这样的问题,在他看来,上面下达了一个极度符合他胃口的任务,并且完全不用顾忌后果,这样的行为行动就已经足够了。所以这样的问题只能留给屈俊杰去考虑。

  混乱只能从一个角度去考虑,因为混乱的根本就是人!所以,国家的混乱就是人的混乱,打破平静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暴露出来,当然,这种矛盾并不仅仅限于人与人,他也可以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可以是新鲜的,也可以是陈旧的。

  屈俊杰也正是带着这样的想法,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定位在立陶宛的克莱佩达。

  在彭铮用自制炸弹在法国境内炸出的通体舒爽的时候,屈俊杰已经带人悄然进入到克莱佩达。自从俄罗斯解体之后,东普鲁士的归属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而继承了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的泛亚联盟则成为归属的争论者之一。但在这种争论之下,更多的问题却被掩盖其中,而这被刻意掩盖的矛盾中,就包括了立陶宛的克莱佩达。

  作为以联邦制的方式形成统一的欧盟,某种意义上仍然保持着单独的独立国家的形式。就一如曾经的苏联,各个国家仍然保持着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并且执行着相对独立的财政和政治权利。而对于曾经的土地的归属,则被以温和的方式处理,包括旷日持久的谈判以及似乎永远也无法发起的公投等等。

  但所有这一切都无法掩盖一个问题,就是,矛盾是存在的,无论他是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温和的争论,还是激烈的争吵,又或者其他方式,都无法否认矛盾的存在。

  而屈俊杰就是要激化这样的矛盾。

  克莱佩达,下午一点!

  濒临波罗的海的克莱佩达作为立陶宛的唯一的滨海县,更多的时候承担的却是休闲和旅游的职责,这里滨海的气候和温和的阳光却远比他的重要作用来的吸引人的多。街道上,人们悠闲地走着,懒散的步伐和缓慢的城市节奏似乎让人觉得战争对于这个城市来说是完全免疫的。

  不过对于街头上几个步履一致的男人来说,这里的一切却将随他们的到来而终结。克莱佩达并不大的面积让浏览一遍用不了多少时间,如果仅仅是为了前期准备的话,那么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