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二章 一代的差距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斗在张曙光的命令下瞬间爆发,双方集结在边境的钢铁洪流在同一时间发生剧烈的碰撞,爆炸和火光构成的亮红色成为战场上唯一的色调,甚至将蔚蓝的天空衬托的黯然失色。

  装备着由中国支援,以中国装备为主的巴基斯坦部队以中国地面进攻特有的大间隔模式迅速地向敌人阵地发起冲击,而以美军战术为主的印军则依托着坚固的堡垒构成环形防御牢牢的咬住阵地上的支撑点,阻挡着不断发起冲锋的敌人。

  双方似乎都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开始了一场以典型的立体作战为主的老式作战模式,双方的碰撞,似乎在重现未曾在中美之间发生过的一幕。

  但,真正的较量并非眼前这看似激烈,但却耗费巨大的正面对抗,实际上,在战争开始之前,中美之间的较量已经在暗地里展开。

  作为提出第三代战争模式的交战双方,大信息量成为战争开始前的必然准备。同时拥有着全球卫星网络,远程侦察网络,以及远程攻击能力的双方,都在战争开始的同时,将所有侦察手段投入到战争之中。

  相比于热火朝天的战场,中美之间的较量显得文雅的多,作为辅助者和幕后者,他们的目标并没有集中在前线驰骋的坦克,和掩体里埋伏着的士兵,而是在战场后方从容调遣兵力的指挥中心。

  在作战命令下,外太空低轨道处,多频段间谍卫星,电磁波传感探头清晰的捕捉到了在进攻的巴基斯坦军队身后一处发出连续不断电信号的位置,伴随着地面的指令,详查照相机和红外遥感照相机同时启动,在一阵阵简短的电信号之后,目标区域的多角度影像被同时摄下,传送回地面。

  战场后方,远程预警机正以固定飞行轨迹不断盘旋着,机身上架设的如蘑菇状的雷达天线伴随着战机的飞行缓慢旋转着,360°全方位的侦查让地面和空中的一切目标都毫无死角的暴露在眼前,而在接到间谍卫星传送来的目标区域的大致情况之后,旋转的天线第一时间停止了转动,将所有频段都集中在目标区域内。

  海量的数据如雨般从屏幕上方不断下落,在中央计算机的信息解码下被逐层过滤,最终汇总成为一条条有用的信息,作战指挥部成为信息汇总的地方,在目标的危险程度上升到打击级别的同时,无人机被迅速派出,蔚蓝的天空下,涂装成暗灰色的无人机依靠着复合材料的保护摇曳着飞向目标,与此同时,隐藏在大后方的远程打击火力此刻已经被激活,被全息伪装系统覆盖的战术导弹在数据链的串联下,被连接到无人机的网络之中。

  目标在最终确认后被锁定,无人机发出的频率极高的雷达波第一时间激活了目标的防御系统,可就在地面雷达努力寻找着无人机的同时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