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导火索的作用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伊朗首都德黑兰,6月30日,晚

  张曙光乘坐夜航的军用运输机回到德黑兰,刚一下飞机,就被前来迎接的当地官员簇拥着登上等待已久的轿车,作为当地联军的总指挥,张曙光身份所代表的含义更多的却如同隐形的统治者,虽然,作为名义上独立的国家,伊朗仍然保持着相当数量的军事力量,但是却由于跳跃的限制,任何军事上的调动,都需要与联军司令进行协商。

  对于这些人迎接的目的,张曙光自然也了然于胸。伊朗一直以来都游离在中东地区的国家之外,原因则是因为波斯人与穆斯林人之间固有的一些矛盾和历史上的不信任。而伊朗则一直深陷于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之中无法自拔,历任伊朗的领导人,都希望自己能重现古波斯的辉煌,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复杂的原因,导致穆斯林人对他们的排斥。

  一直到三战结束之后,伊朗已经置于泛亚联盟的势力范围之内,双方之间的矛盾也进入到一个相对的冷静时期,由欧盟控制的伊拉克,与中国人控制的伊朗,以及游离在两大势力范围之外的沙特,也门,阿联酋,阿曼,土耳其等国,在双方的实力范围之间,形成了一个足够的缓冲区域。

  可即便如此,波斯人固有的固执仍然让他们时刻不忘记能统一中东,而张曙光,这个一手掌握着整个中东作战力量的指挥官,则是他们时刻所寄期的目标。

  “伊拉克人前段时间刚刚在边境线上发动了针对我们哨所的驱逐行动,十二名伊朗士兵在这次行动中被屠杀。”军事事务秘书长巴德里在车子刚刚开动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将手里的报告递给张曙光,不过后者却并没有立刻伸手去接。

  “欧洲方面怎么说的?”对于张曙光来说,这样的事情每月都要发生几次,两国之家的边界问题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时代,根本没有说清的可能,而双方也似乎因为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缘故,时常会发生一些摩擦,按照丁文彦的解释,就是双方希望借由这样的冲突,来保持锋利的民族性格,而对于处理这样的事情,张曙光早已经驾轻就熟。

  “欧洲人希望能与我们的军事委员会沟通,共同组成调查组来协调此事。”巴德里想了想,将沟通的意见报告了出来,听到他的话,张曙光点点头,看来,欧洲人也不想将事情扩大化,所以采取了一贯的反应和态度,看来这一次的冲突,恐怕又是两伊双方故意制造出来的矛盾。

  “张将军,军事委员会的意思是?”虽然明明知道张曙光就可以做主,但是巴德里仍然谨慎的使用了军事委员会的名头。

  “恩,我会向欧洲人提出抗议。”张曙光想了想,忽然想起丁文彦之前的嘱托,对方曾经向他提出过,美国人的计划,而计划的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