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对手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装甲部队的大纵深和快速反应的进攻方式,只有两个国家运用的最为纯熟,第一个是发明这种战术的德国,第二个熟练应用这种战术的苏联。所有使用坦克的国家,都少不了对这两个国家所经历的战役以及运用的战术的研究,而日本这个善于学习的民族,自然更不会放过这现成的教材。

  不过在丁文彦看来,这些研究根本就是多余的,战争本就是正奇之道,正兵应之,奇兵胜之,如果片面的去研究定义和模式,必然也会被这样的定义和模式所局限,战争的唯一目的就是胜利,只要能胜利,谁管你是背着坦克跑还是骑着坦克跑,谁管你把坦克当炮台还是把飞机当碉堡,只要能赢,什么都可以做。

  当初在紧急磋商接应朝鲜两个旅的时候,丁文彦的计划曾经被打了回来,原因很简单,现在已经是飞机坦克的时代了,如果仅仅以几个跑不快,火力不强的步兵去抵挡人家的机械化部队,简直就是在开玩笑,更何况还会暴露中国进入朝鲜这个机密的消息,幸好在关键时刻张曙光顶了他一把,才让这个计划顺利通过并且实现的如此完美。

  虽然丁文彦和张曙光的性格迥异,但是丝毫不妨碍他俩成为好朋友。作为总参少有的几个年轻校官,他们俩有两个相同的爱好,一是拟订作战计划,二是下象棋。

  丁文彦的棋路极其规整,步步紧扣,刚一开局就会给人一种极大的精神压迫感,而张曙光则不同,他的棋风非常奇怪,常常在别人就要将死他的时候,忽然会从旁边蹦出一只马或者一个炮,而当对手执著于纠缠这个炮的时候,自己的老将已经危在旦夕。

  这次派张曙光去巴基斯坦,丁文彦是知道的,其实应该说是他的计策,虽然这次他同意了自己的计划,谁又能保证以后不会反对,当然他这么想并不是怀疑张曙光的能力,而是因为兵家最忌讳的事情就是临阵犹豫不决,所以丁文彦知道,能让张曙光发挥最大效用的地方一定是离自己最远的地方。

  “与其研究兵法,还不如研究民族,一个民族的性格决定了他们的战争模式,看看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所发动的战争,除了有限的几个战役可圈可点以外,贯穿始终的几乎都是一味的猛冲和平庸的战略。”临送张曙光上飞机的时候,丁文彦在旁边感叹的说道。

  “你可拉倒吧,我这正准备去巴基斯坦呢,你那里倒好,跟我说这些,依你的意思干脆让我去印度抓俩阿三回来,直接给他们看看手象?虽然这么干也不是不行,但是问题是看他哪只手好啊,左手他们是擦屁股的,整天臭烘烘,右手是吃饭的,一股子咖喱味。算了,还是收起你那套理论跟老头子去说吧。”听到丁文彦的话,张曙光慌忙的摆着手登上了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