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3章 志向(求双倍月票)_我的公公叫康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上朝的时候能听懂么?”

  这一看就是家里没有京官的,问题稚嫩。

  富明也就仔细说了,道:“寻常官员,不需要学满语,不过御前行走跟内阁,都要通满语,翰林院里有专门的满语教习……”

  接下来的席面,不管是张家族里的年轻人,还是姻亲里的年轻人,就再也没有提过土地。

  等到宴席结束,富明就悄悄问张六爷道:“不是说今天有不少人上门问田产之事么?怎么没有人提了?”

  张六爷口气轻松道:“解决好了,没有人再叽叽歪歪了……”

  说罢,他就仔细说了解决的法子。

  原来张英答应张家族人,空出两千亩免土税田数额,分给张氏族中使用,直到张英百年,其中张英兄弟侄儿这边分一千亩,其他房头分一千亩。

  富明虽是行四,在兄弟之中排行中间,可是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大清田税不算重,不过也不算少,正项跟各种杂项加起来,差不多要十五税一。

  不过官绅都有一定额度的免税田。

  就比如张英,之前是京官一品,就可以免一万亩的田税,致仕以后是六千亩。

  张廷玉是进士,可以免三千三百亩地的田税。

  张廷瓒是京官三品,也有六、七千亩的免税田。

  张家父子三人加起来的免税田,就是一万几千亩。

  张英行事谨慎恭俭,外加上之前张廷瓒是四品,张廷玉还在官学生,所以张家之前的免税田额度就没有补满。

  外头不晓得张家总共有多少亩地,不晓得这中间有没有缺额。

  如今既要转出二十顷,这就出现了缺额,族人可以寄田免税。

  富明听了咋舌,张家族人少交税了,那衙门不就少收税了么?

  像桐城这样书香气十足的地方,举人进士不断,那周边的土地,不就都成了免税田?

  整个江南呢?

  等回到客院,富明就跟两位哥哥提及此事。

  福松跟珠亮都沉默了。

  都统府的地,也都是免税的。

  早年不觉得有什么,现在都大了,晓得正税少了,可朝廷那边并没有听说缺银子,那就是用了杂项补齐了这部分缺额。

  如此一来,平民百姓的税就要翻倍。

  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珠亮道:“天道有轮回,家族兴起来,也会衰败下去,到时候这土地就是换了一茬新主人。”

  福松摇头道:“那也是官绅转到官绅手中,依旧是免税田。”

  富明也陷入沉思,好一会儿道:“我想要外放……”

  来了一趟江南,这一路上所见所闻,都跟京城截然不同。

  在京城凭借着家族跟姐姐的关系,补个好的旗缺,日子过的悠哉,可是却一眼能望到头。

  他既想要做文官,为什么只盯着京城的旗缺呢?

  京城的旗缺,不像是当官,还像是当差,只要做好自己的差事就行了,并不能有自己的志向。

  福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