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六章取中华而代之_唐人的餐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久不见,好好说说话。”

  云初怒道;“你走的时候都不肯跟我好好说话,怎么现在想起说话来了?”

  刘仁轨笑道:“你若是知晓我要去造船,定会阻挠,既然知道是这个结果,还跟你说什么?”

  云初招来军中的伙夫,让他们跟着那两个水军学习制作海鲜,他与刘仁轨则来到海边,听着海浪的喧嚣,坐在一艘倒扣的渔船上,相互看着,却没有着急说话。

  “听说你在此次东征中立功很大,灭靺鞨部一事,已经传遍军中,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云初勇冠三军的名声,就能在长安引起更大的波动。

  想好怎么面对这些事情了没有?”

  云初掏出酒壶,喝一口递给刘仁轨道:“继续回我的万年县当我的县令,官廨的大门一关,外边的事情万事不理。”

  刘仁轨喝口酒摇头道:“没你想得那么简单,如今的我就是你的前车之鉴,你要看清楚你前边的道路,宁可原地不动,也不要过于追求高官厚禄。

  皇家给的好处没有一样是白给的,只要给了,人家就要收回足够多的利益。

  总体上来说,高官厚禄其实就是一个大陷阱,正好是用来让天下英雄进入皇家彀中的不二法门。

  一旦进入彀中,此生就算是真正的卖给皇家了,一生操劳到死,再无自由身可言。”

  云初笑道:‘怎么了后悔了吗?我可是听说,你接下这个造船的苦差事可是自愿的。”

  刘仁轨笑道:“李义府已经把事情做到那一步了,我想不去都不成,不过呢,与其说是被李义府逼迫去的,还不如说是我想去躲清静。”

  云初道:“当年隋炀帝命幽州总管元弘嗣往东来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监督劳役甚急,结果造船工匠昼夜在水中,几乎不敢休息,从腰往下都长出蛆虫,十分之三四的人因此死去。

  不知你督造船只的时候,可有工匠腰部以下生蛆的状况?”

  刘仁轨道:“虽然没有行元弘嗣的恶政,却也相差无几,工匠们从日出之时一直忙碌到日落时分,片刻都不得安闲,百姓怨言深重,其中以河北道,山东两地工匠最为激烈。”

  云初又道:“平灭高句丽虽然很有必要,其实不用这么着急吧?”

  刘仁轨瞅着云初的眼睛道:“你有所不知,高句丽原有京都为平壤,后更名为长安。

  太宗年间,有唐使者入高句丽,见到当年隋炀帝攻伐高句丽时被俘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鸭绿水畔,又有三十万隋人头颅尸骨堆积的京观,至今犹在,随蛇虫鼠蚁进出。

  前隋攻伐高句丽者,并非自隋炀帝开始,而是从文帝就已经开始了。

  还有,以太宗皇帝之英明,岂能不知征伐高句丽的之危险,为何在江山初定之后,边大举攻伐高句丽?

  这中间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云初道:“什么原因?”

  刘仁轨喝一口酒笑道:“高句丽处处模彷中华,处处以中华为表,实则是欲取我中华而代之。

  如此,这边是最危险的敌人了,不论是哪一位帝王登基,高句丽都是我大唐的必征之国。

  现在,你明白陛下为何会如此急迫了吗?”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